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1页 |
| ·核聚变简介 | 第7-8页 |
| ·HT-7U系统的科学目标 | 第8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·作者主要的工作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高性能计算集群--Beowulf | 第11-18页 |
| ·集群简介及其分类 | 第11-12页 |
| ·负载均衡集群 | 第11页 |
| ·高可用性集群 | 第11-12页 |
| ·高性能计算集群 | 第12页 |
| ·Beowulf集群简介 | 第12-13页 |
| ·MPI和PVM | 第13-16页 |
| ·集群节点间的高速网络互联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 | 第18-34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 | 第18-20页 |
| ·JET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DIII-D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 | 第20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 | 第20页 |
| ·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算法简介 | 第20-24页 |
| ·等离子体位形控制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完全平衡重建算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实时完全平衡重建算法 | 第23-24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| 第24-30页 |
| ·JET上的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| 第24-25页 |
| ·DIII-D上的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| 第25-26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| 第26-30页 |
| ·基于多变量模型的MIMO(多路输入多路输出)控制器设计 | 第30-32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| 第32页 |
| ·HT-7U等离子体位形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| 第32-34页 |
| 第四章 EFIT及其移植 | 第34-50页 |
| ·EFIT简介 | 第34页 |
| ·EFIT发展历程 | 第34-35页 |
| ·离线EFIT代码 | 第35-43页 |
| ·Mfit(磁性反演) | 第35-37页 |
| ·EFIT(平衡反演) | 第37-38页 |
| ·离线EFIT代码的数值算法 | 第38-41页 |
| ·离线EFIT目录结构、流程 | 第41-43页 |
| ·离线EFIT代码移植 | 第43-50页 |
| ·一般变量 | 第44-46页 |
| ·数组 | 第46-47页 |
| ·子程序 | 第47-50页 |
| 第五章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| 第50-56页 |
| ·前端采集子系统的特点 | 第50-51页 |
| ·基于iRMX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| 第51-54页 |
| ·基于iRMX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| 第54-5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9-60页 |
| 附 录 | 第60-65页 |
| 致 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