糙叶败酱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败酱属植物种类及分布 | 第12-13页 |
·败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挥发油成分 | 第13-14页 |
·萜类及其皂苷 | 第14页 |
·环烯醚萜类 | 第14页 |
·黄酮类 | 第14-15页 |
·木质素类 | 第15页 |
·香豆素类 | 第15页 |
·有机酸 | 第15页 |
·蒽醌类 | 第15页 |
·其他成分 | 第15-16页 |
·败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镇静作用 | 第16页 |
·抗肿瘤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免疫调节功能 | 第17页 |
·抑菌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抗病毒作用 | 第18页 |
·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| 第18页 |
·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| 第18页 |
·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糙叶败酱环烯醚萜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| 第20-28页 |
·材料、仪器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材料 | 第20页 |
·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试剂 | 第21页 |
·提取与分离 | 第21-22页 |
·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22-27页 |
·化合物 1 的结构鉴定 | 第23-24页 |
·化合物 2 的结构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化合物 3 的结构鉴定 | 第25页 |
·化合物 4 的结构鉴定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定量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材料、仪器与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材料 | 第28页 |
·仪器 | 第28页 |
·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分析 | 第29页 |
·药材的脱脂处理 | 第29页 |
·定性鉴别 | 第29页 |
·异白花败酱醇的含量测定 | 第29-34页 |
·异白花败酱醇检测波长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·标准品贮备液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30页 |
·系统适用性试验 | 第30-31页 |
·线性关系考察 | 第31-32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32页 |
·稳定性试验 | 第32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32-33页 |
·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33-34页 |
·样品含量测定 | 第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异白花败酱醇的活性研究 | 第36-41页 |
·异白花败酱醇的体外抗肿瘤实验 | 第36-38页 |
·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异白花败酱醇的体外抑菌试验 | 第38-40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讨论 | 第40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附录 A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) | 第50-51页 |
附录 B (败酱属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) | 第51-54页 |
附录 C (败酱属植物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) | 第54-56页 |
附录 D (败酱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) | 第56-59页 |
附录 E (化合物图谱) | 第59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