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课题来源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第三节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 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4页 |
一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一)课程目标设置 | 第11-12页 |
(二)课程内容 | 第12页 |
(三)课程的实施 | 第12页 |
(四)评价体系 | 第12页 |
(五)小结 | 第12-13页 |
二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第五节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一 资料分析法 | 第14页 |
二 问卷调查法 | 第14页 |
三 访谈法 | 第14页 |
四 逻辑分析法 | 第14页 |
五 观察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新中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| 第15-19页 |
第三章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| 第19-41页 |
第一节 调查对象 | 第19页 |
第二节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情况 | 第21-24页 |
第四节 学生对新课程的认知和接受情况 | 第24-31页 |
第五节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| 第31-34页 |
第六节 体育学习的评价情况 | 第34-37页 |
第七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五个学习领域目标达到情况分析 | 第41-53页 |
第一节 运动参与目标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运动技能目标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身体健康目标 | 第46-48页 |
第四节 心理健康目标 | 第48-51页 |
第五节 社会适应目标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7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53-54页 |
一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教师、学生对新课程认知逐步提高 | 第53页 |
二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上注重模块教学 | 第53页 |
三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以两操为主 | 第53-54页 |
四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正多元化、合理化 | 第54页 |
五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创新性有待提高 | 第54页 |
六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课程领域目标达成度较高 | 第54页 |
第二节 建议 | 第54-57页 |
一 闽南地区教育部门加强对于体育新课程的宣传和培训 | 第54-55页 |
二 建立闽南地区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制 | 第55页 |
三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注重社区和家庭体育活动形式 | 第55页 |
四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体育学习评价要合理客观,关注个体差异 | 第55-56页 |
五 闽南地区城市高中要重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