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2 铁路客运站站场建筑设计的衍化 | 第13-25页 |
| ·铁路客运站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| ·早期的客运站 | 第13页 |
| ·“城市大门”式的客运站形式 | 第13-14页 |
| ·现代建筑式的客运站形式 | 第14-15页 |
| ·综合型、多功能客运站形式 | 第15-16页 |
| ·站场建筑的发展 | 第16-25页 |
| ·低站台改建为高站台 | 第17-19页 |
| ·雨棚到无站台柱雨棚的改造 | 第19-21页 |
| ·跨线设备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| ·检票设施的发展 | 第22-25页 |
| 3 高速铁路对现代站台建筑设计的影响 | 第25-37页 |
| ·高速铁路的发展 | 第25页 |
| ·高速铁路的含义 | 第25页 |
| ·高速铁路的特点 | 第25页 |
| ·高速铁路比较及发展 | 第25-28页 |
| ·国外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·国内情况 | 第26页 |
| ·中国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 | 第26页 |
| ·高速动车组的诞生与发展 | 第26-27页 |
| ·磁悬浮列车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| ·高速铁路对现代客运站设计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以北京西客站和北京南站为例说明高速铁路对铁路客运站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| ·高速铁路对铁路客运站中站场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高速铁路在技术上影响站台设计 | 第34-37页 |
| 4 铁路客运站中的换乘对站场建筑设计的影响 | 第37-45页 |
| ·交通换乘概念的引入 | 第37页 |
| ·现代铁路客运站中的换乘 | 第37-38页 |
| ·交通换乘对现代铁路客运站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以上海南站换乘枢纽为例说明 | 第39-43页 |
| ·新一代客运站中换乘枢纽概念对站场设计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5 当代铁路客运站的站场分析 | 第45-69页 |
| ·站场中的建筑设计新特点 | 第45-52页 |
| ·站棚设计 | 第45-48页 |
| ·站台设计 | 第48-50页 |
| ·跨线设备的变化 | 第50-51页 |
| ·站台柱的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站场中的环境设计 | 第52-62页 |
| ·照明与采光设计 | 第52-55页 |
| ·通风设计 | 第55-56页 |
| ·引导性设计 | 第56-58页 |
| ·无障碍设计 | 第58-60页 |
| ·生态技术的运用 | 第60-62页 |
| ·站场中的艺术设计 | 第62-69页 |
| ·空间艺术的表达 | 第62-63页 |
| ·结构艺术的表现 | 第63-65页 |
| ·地方艺术特点的表达 | 第65-69页 |
| 6 铁路客运站的流线分析 | 第69-77页 |
| ·现代铁路客运站外部交通流线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现代铁路客运站内部交通流线分析 | 第70-77页 |
| 结论 | 第77-79页 |
| 参考书目 | 第79-81页 |
| 图片参考书目 | 第81-85页 |
|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5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