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维吾尔文化对新疆地域建筑的影响--以喀什高台民居为例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5页 |
| ·论题的意义及目的 | 第7-9页 |
| ·研究对象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| ·研究相关理论 | 第13-15页 |
| 2 研究背景环境概述 | 第15-23页 |
| ·世界背景概述 | 第15-18页 |
| ·苏丹喀土穆地区聚落 | 第16页 |
| ·伊朗雅兹德地区聚落 | 第16-18页 |
| ·喀什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地理历史环境 | 第18-19页 |
| ·民族特点 | 第19页 |
| ·文化背景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概述 | 第19-20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| 第20-21页 |
| ·高台民居概述 | 第21-23页 |
| 3 高台民居与维吾尔文化的影响 | 第23-53页 |
| ·高台民居基本特点与形成原因 | 第23-28页 |
| ·高台民居的基本特点 | 第23-24页 |
| ·居高性的形成过程及其文化诱因 | 第24-26页 |
| ·密聚性的形成过程及其文化诱因 | 第26-27页 |
| ·封闭性的形成过程及其文化诱因 | 第27-28页 |
| ·高台民居街巷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·街巷初体验 | 第28-29页 |
| ·街巷交通组织结构与界面构成 | 第29-30页 |
| ·街巷视线分析与空间体验 | 第30-32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对街巷特点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高台民居建筑分析 | 第34-43页 |
| ·建筑特点概述 | 第34页 |
| ·造型与功能特点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高台民居建筑空间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对建筑特点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·高台民居住宅简析 | 第38-43页 |
| ·高台民居庭院绿化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庭院绿化特点简介 | 第43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对庭院特点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高台民居建构技术与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建构技术与可持续特点概述 | 第44页 |
| ·高台民居的建构技术 | 第44-45页 |
| ·高台民居中的可持续特点 | 第45-46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对高台民居建构特点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高台民居装饰分析 | 第47-52页 |
| ·装饰风格概况 | 第47页 |
| ·装饰材料特点 | 第47-48页 |
| ·装饰细部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对高台民居装饰风格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4 高台民居及维吾尔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| 第53-67页 |
| ·民居及文化保护发展的意义及现实问题 | 第53-55页 |
| ·高台民居及文化的保护现状与保护发展原则 | 第55-59页 |
| ·保护现状 | 第55页 |
| ·现实问题 | 第55-56页 |
| ·相关条例 | 第56-57页 |
| ·保护发展原则与对策 | 第57-59页 |
| ·高台民居实体保护与发展 | 第59-64页 |
| ·防灾工作的有关措施 | 第59-61页 |
| ·高台民居基本居住环境更新措施 | 第61-63页 |
| ·新工艺、新技术在更新设计中的体现 | 第63-64页 |
| ·维吾尔文化的保护与发扬 | 第64-67页 |
| ·文化保护在民居更新设计中的体现 | 第64-65页 |
| ·文化传统的发扬 | 第65-67页 |
| ·小结 | 第67页 |
| 5 结论 | 第67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图表来源 | 第73-76页 |
|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