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研究--以淄川区为例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7页
引言第7-11页
 1 研究的缘起第7页
 2 研究的意义第7-8页
 3 文献综述第8-9页
 4 论文的主要内容第9-10页
 5 研究方法第10-11页
第一章 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1-14页
   ·概念的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继续教育第11页
     ·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11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11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第11-12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终身教育思想第12页
     ·教师专业化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本理论第12-14页
第二章 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:以淄川区为例第14-25页
   ·淄川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·淄川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5-21页
     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5页
     ·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的调查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动力的调查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形式调查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调查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对教师继续教育中培训者的状况的调查第19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与评价的调查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费用分担情况调查第20页
  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第20-21页
   ·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,培训目标不明确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参训教师的主体性缺失,培训过程缺乏动力第22页
     ·培训内容脱离实际,培训过程缺乏活力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教学模式单一,教学手段落后第23页
     ·授课教师水平不高,缺乏专业引领第23页
     ·考核与评价方法不科学,缺乏实效性第23-25页
第三章 建立适合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第25-39页
   ·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,确保培训方向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教师专业发展——教师培训目标追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知识拓展能力——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人格自我完善——教师感受职业幸福的前提第28-29页
   ·科学选择培训内容,实现培训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设计培训课程的原则第29页
     ·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,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着眼,增加创造性课程第30页
     ·从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,加大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比重第30页
     ·从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着眼,增加科研课程第30页
   ·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,探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·送教上门模式第31页
     ·远程教育模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校本培训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"自修——反思"的培训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·引入竞争机制,实现培训机构多元化第34-35页
   ·选聘继续教育培训人员,建设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坚持宽结构、多层次、优选优聘兼职教师第35页
     ·做好培训者的培训第35页
     ·建立相应的培训者评聘制度第35-36页
   ·健全继续教育效果的评价制度,保证培训效果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成立专门的培训评价机构,确保评价顺利进行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确定教师培训评价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建立相关的制度,反馈评价结果第38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-44页
附录一:淄川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问卷第44-46页
附录二:访谈提纲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办学特色研究
下一篇:诸城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