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水稻AP2/EREBP型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英文摘要第7-9页
缩写词及英汉对照第9-15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5-32页
   ·引言第15页
   ·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15-16页
   ·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应答的信号传导途径第16-17页
   ·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现状第17-22页
     ·AP2/EREBP类转录因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bZIP类转录因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MYB/MYC转录因子第22页
     ·WRKY转录因子第22页
   ·植物中AP2/EREBP类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22-28页
     ·AP2亚家族第22-23页
     ·EREBP亚家族第23页
     ·DREB亚家族第23-25页
     ·DREB类转录因子的结构及其顺式作用元件第25页
     ·DREB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第25-26页
     ·DREB转录因子的信号传导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过表达DREB转录因子的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第28页
   ·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9-32页
第二章 水稻OsAP2LP基因全长的获得与鉴定第32-47页
   ·引言第32-34页
     ·AP2/EREBP基因简介第32页
     ·RACE技术简介第32-3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4页
     ·水稻总RNA提取第34页
     ·总RNA质量检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浓度和纯度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甲醛变性胶电泳检测总RNA的完整性第35页
     ·RACE cDNA模板合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RACE-PCR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琼脂糖凝胶纯化特异DNA片段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目的DNA片段的克隆及鉴定第38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转化筛选第38页
     ·菌液PCR检测重组质粒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和鉴定第39页
     ·5'-RACE和3'-RACE扩增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特异3'-RACE及5'-RACE PCR产物的克隆及鉴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·OsAP2LP基因的序列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OsAP2LP基因同源性搜索第42-45页
   ·讨论第45-47页
第三章 水稻OsAP2LP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第47-55页
   ·引言第4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与处理方法第47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与鉴定第47页
     ·RT-PCR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组DNA的消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反转录合成第一链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PCR反应第4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·RT-PCR检测OsAP2LP基因的表达模式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·OsAP2LP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激素处理对OsAP2LP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·非生物胁迫处理对OsAP2LP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·OsAP2LP基因启动子核酸序列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讨论第53-55页
第四章 OsAP2LP基因T-DNA插入突变体研究第55-62页
   ·引言第5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·材料种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·突变体库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纯合体的鉴定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·突变体表型观察第5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·T-DNA插入序列在基因组上侧翼序列的查找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上T-DNA序列插入检测结果第58-59页
     ·mRNA水平鉴定T-DNA对OsAP2LP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OsAP2LP基因插入突变体植株呈矮小的表型第59-60页
   ·讨论第60-62页
第五章 水稻OsTSH1基因的过量表达研究第62-70页
   ·引言第6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·RNA的提取和RT-PCR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cDNA克隆与序列测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·浸花法转化拟南芥第64页
       ·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第64-6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·重组子pCAMBIA1300-OsTSH1的检测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的鉴定第66-67页
     ·OsTSH1有效的转录激活下游可能的胁迫应答靶基因第67-68页
   ·讨论第68-70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9页
附录Ⅰ 实验室常用protocol及溶液配方第79-83页
附录Ⅱ 硕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第83-84页
致谢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种新的短小芽孢杆菌胶原蛋白酶的分离、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
下一篇:微生物发酵法酶解蛋白及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