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的框架和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·引论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各研究取向理论综述 | 第15-23页 |
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取向 | 第15-18页 |
·从国家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 | 第15-16页 |
·地方性与权力文化网络等角度 | 第16-18页 |
·结构—功能主义取向 | 第18-20页 |
·社会生活系统 | 第18-20页 |
·社会结构体系 | 第20页 |
·社区—文化研究的取向 | 第20-23页 |
·差序格局 | 第20-22页 |
·村落文化与生存空间 | 第22-23页 |
·结语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地方秩序化与乡村组织化的过程 | 第25-36页 |
·引论 | 第25-26页 |
·组织化与社会秩序生成 | 第26-28页 |
·社会生活的秩序性 | 第26-27页 |
·秩序的建构与自生 | 第27-28页 |
·地方秩序化的过程—机制 | 第28-30页 |
·秩序化的机制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 | 第29-30页 |
·地方秩序与现代化 | 第30-34页 |
·现代化中的地方秩序 | 第30-31页 |
·地方秩序的自治诉求 | 第31-33页 |
·市场化与多元化 | 第33-34页 |
·结语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秩序化、组织化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| 第36-59页 |
·理想假定 | 第36-38页 |
·模式与路径研究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| 第38-46页 |
·模式研究与路径依赖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38-40页 |
·模式研究与路径选择现实基础 | 第40-42页 |
·模式与路径取向比较 | 第42-44页 |
·模式研究与路径选择的悖论 | 第44-46页 |
·模式与路径选择的向度 | 第46-50页 |
·模式与路径研究的价值向度 | 第47-48页 |
·模式与路径研究的实践向度 | 第48-50页 |
·广东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—珠江三角洲若干经济发达村庄治理模式发展的案例分析 | 第50-58页 |
·地方自治性培育: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 | 第51-53页 |
·地方秩序化和组织化:权威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 | 第53-58页 |
·结语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