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现代文学(1919~1949年)论文

古典主义在中国

内容提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9-11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1-34页
 第一节 研究论题的欠缺与遮蔽第11-17页
 第二节 研究命题的提出与反思第17-21页
 第三节 研究论题的解读与概述第21-28页
 第四节 研究论题的价值与意义第28-31页
 参考文献第31-34页
第二章 欧文·白璧德思想之现代锋芒及启示第34-55页
 第一节 文学批评应持守古典精神的"内在标准"第35-39页
 第二节 文学批评应谨防滑向"浪漫情感"之病态第39-43页
 第三节 白璧德文学批评理论的学术反响第43-47页
 第四节 白璧德学术批评新声的现代尘闭第47-52页
 参考文献第52-55页
第三章 学衡派对欧文·白璧德思想的引介与传播第55-68页
 第一节 对反传统激进派的自觉批驳与启悟第55-59页
 第二节 对欧文·白璧德学术思理的接受与传播第59-62页
 第三节 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标举与昭示第62-65页
 参考文献第65-68页
第四章 梁实秋古典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第68-104页
 第一节 从"浪漫"到"古典"的倾重第68-75页
 第二节 文学之"纪律"与文学之"人性"第75-79页
 第三节 对"传统"与"现代"的反思第79-84页
 第四节 对欧文·白璧德思想的继进与新扬第84-92页
 第五节 散文创作之古典主义特色第92-101页
 参考文献第101-104页
第五章 周作人之人文主义美学思想第104-123页
 第一节 把"儿童文学"纳入新文学的宏观建构第105-109页
 第二节 论"言志派"与"载道派"两大新文学源流第109-112页
 第三节 "冷落冲淡"与"逸趣横生"的散文美学意蕴第112-121页
 参考文献第121-123页
第六章 古典主义在中国的误读与遮蔽第123-154页
 第一节 以"现实主义"解读"古典主义"的局限第123-128页
 第二节 "和谐美":中西文化共通性之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第128-142页
 第三节 以"古典主义"概念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空缺第142-150页
 参考文献第150-154页
第七章 "古典主义"与新月诗派之现代性张力第154-189页
 第一节 新月诗派的古典主义审美基调第155-157页
 第二节 徐志摩论"健康"与"尊严"的新月态度第157-163页
 第三节 闻一多现代新格律诗论第163-168页
 第四节 梁实秋论"新诗"第168-173页
 第五节 "梁鲁之争"的面面观第173-186页
 参考文献第186-189页
第八章 "古典主义"与京派文学第189-203页
 第一节 京派文学论之古典主义审美本色第190-193页
 第二节 "时代"与"人生"的创作题材第193-197页
 第三节 "静穆"之美与"人性"之美第197-201页
 参考文献第201-203页
结语第203-208页
 参考文献第207-208页
参考文献第208-217页

论文共2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
下一篇:无线统计查看系统的上行干扰智能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