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方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4-15页
2 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5-28页
   ·企业集群研究第15-22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的产生机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创新的关系第19-22页
   ·共性技术研究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的概念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供给中政府作用的相关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·相关研究评述第26-28页
3 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功能、特性和供给方式第28-37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内涵和功能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的类别及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内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基础功能第29-32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特征第32-34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供给方式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的一般供给形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特定供给形式第35-37页
4 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动因分析第37-48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·企业合作创新动机的理论解释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技术合作创新的优势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特性与合作创新第41-43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风险及风险规避第43-48页
     ·技术合作创新的狭义风险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技术合作创新的广义风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风险的规避第46-48页
5 基于最优贡献水平的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模式第48-60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行第48-51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运行的自组织过程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运行过程的协同竞争第50-51页
   ·集群企业对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贡献水平均衡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模型假设第51页
     ·模型基本结构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知识贡献水平在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时的对比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实现PARETO 最优贡献水平的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模式第53-58页
     ·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组织体制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分离型股权合作模式的机制第55-58页
   ·案例分析第58-60页
6 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道德风险治理第60-68页
   ·有关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机会主义行为特征及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机会主义行为特征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各参与企业行为博弈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·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机会主义行动最优契约防范模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·模型假设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模型结构及分析第66-68页
7 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附录第74页
 A. 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活动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
下一篇:关于两种推广风险模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