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施工实时动态监控看板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我国地铁建设的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·我国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1-13页 |
·现实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解决关键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7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文献研究 | 第20-32页 |
·前期研究成果评述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外地铁施工监控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地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相关文献评述 | 第22-23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文献评述 | 第23页 |
·看板管理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·看板概念的引用 | 第23-24页 |
·看板管理相关文献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EPC 编码研究综述 | 第25-26页 |
·EPC 编码方式的引用 | 第25页 |
·EPC 编码相关文献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RFID 研究综述 | 第26-31页 |
·RFID 技术的引用 | 第26-27页 |
·RFID 相关文献研究 | 第27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地铁施工实时动态监控看板设计 | 第32-46页 |
·监控看板的基本概念 | 第32-35页 |
·看板的定义 | 第32页 |
·监控看板的基本要求 | 第32-33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看板的功能 | 第33-34页 |
·监控的范围 | 第34-35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看板的设计 | 第35-44页 |
·看板的基本信息设计 | 第35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看板信息项设计 | 第35-37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看板监控项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地铁施工监控看板监控项标识设计 | 第38-40页 |
·地铁施工实时动态监控模型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地铁施工实时动态监控看板编制 | 第46-71页 |
·监控项警兆指标的识别 | 第46-54页 |
·人员监控项警兆指标识别 | 第46-47页 |
·机器监控项警兆指标识别 | 第47-48页 |
·环境监控项警兆指标识别 | 第48-53页 |
·管理监控项警兆指标识别 | 第53-54页 |
·监控项警兆指标的确定 | 第54-58页 |
·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监控看板监控项认可度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监控项警兆指标编码 | 第58-63页 |
·地铁施工实时动态监控看板 | 第63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应用举例 | 第71-84页 |
·天津地铁三号线昆明路站工程概况 | 第71-74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71页 |
·工程施工监控概况 | 第71-74页 |
·天津地铁三号线昆明路站看板应用情况分析 | 第74-83页 |
·看板应用数据统计分析 | 第74-82页 |
·看板预警流程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9页 |
附录 1:地铁施工风险源警兆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| 第92-97页 |
附录 2:地铁施工监控看板日报表 | 第97-98页 |
附录 3:地铁施工监控看板周报表 | 第98-99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