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--认知论文

基于认知诊断的小学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动态评估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s第6-9页
目录第9-15页
1 文献综述第15-46页
   ·动态评估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第15-29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的基本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的心理计量学模型与发展第21-27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的信、效度研究综述第27-29页
   ·认知诊断与动态评估第29-35页
     ·认知诊断评估简介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认知诊断的心理计量学模型与发展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认知诊断对动态评估的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·小学儿童图形推理能力发展研究述评第35-44页
     ·图形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综述第35-40页
     ·小学儿童图形推理及其发展机制研究综述第40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6页
2 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总体设计第46-52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46-48页
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48-49页
   ·研究的总体内容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·研究的总体流程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·研究的预期成果第51-52页
3 基于认知诊断的动态评估方案的设计研究第52-63页
   ·设计目的第52页
   ·总设计思想-MLTM for MS和MRMLC的结合第52-53页
   ·分项设计研究第53-61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估方案设计研究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第一次干预的方法与内容设计研究第54-58页
     ·第二次干预的方法与内容设计研究第58-60页
     ·结合认知诊断后的动态评估方案设计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61-63页
4 基于认知诊断的动态评估测验的编制研究第63-7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63页
   ·编制方法与过程研究第63-68页
     ·编制三套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基本原则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编制三套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方法与过程第64-68页
   ·三套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等结构验证第68-76页
     ·施测工具和对象第69页
     ·施测方法和过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第70页
     ·等结构验证的结果第70-76页
   ·认知成分测验的编制第76-77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77-79页
5 MRMLC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确定第79-8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79页
   ·MRMLC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设计第79-80页
     ·MRMLC的项目难度参数估计方法的设计第79-80页
     ·MRMLC的能力参数估计方法的设计第80页
   ·两种 MRMLC模型能力估计方法的实现第80-82页
     ·一次性估计法的实现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分别估计法的实现第82页
   ·两种 MRMLC模型能力估计方法的模拟比较研究第82-8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工具第82页
     ·模拟数据说明第82-83页
     ·模拟比较指标设计第83-84页
     ·模拟过程设计第84页
     ·模拟比较结果第84-86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86-88页
6 动态评估结果的宏观和微观分析与研究第88-118页
   ·分析与研究目的第8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过程设计第88-93页
     ·施测工具第88页
     ·施测对象第88-89页
     ·施测内容与过程第89-90页
     ·评分方法第90-92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与过程第92-93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工具第93页
   ·宏观分析结果第93-101页
     ·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项目难度参数估计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各年级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动态评估结果第95-100页
     ·标准图形推理测验动态评估结果的年级间比较第100-101页
   ·微观分析结果第101-115页
     ·认知成分测验的项目难度参数估计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·各年级认知成分的动态评估结果与分析第104-112页
     ·各认知成分动态评估结果的年级间比较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各年级认知策略的动态评估结果第113-115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115-118页
7 动态评估结果的质量分析第118-12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8页
   ·信度分析的过程与结果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估计方法与过程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信度估计的结果与分析第119-120页
   ·效度分析的过程与结果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估计方法与过程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效度估计的结果与分析第121-122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122-124页
8 总结与展望第124-128页
   ·总结第124-126页
   ·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126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33页
附录第133-146页
致谢第146-147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--以生活取向测验及其修订版为例
下一篇:德性之知--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