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内容目录 | 第7-12页 |
表格目录 | 第12-14页 |
图形目录 | 第14-15页 |
符号表 | 第15-17页 |
引言 | 第17-19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9-90页 |
1 数据理论与项目反应过程 | 第19-23页 |
·Coombs的数据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两种项目反应模型的一般形式 | 第21-22页 |
·认知和态度项目的反应过程 | 第22-23页 |
2 概率展开模型的提出和发展 | 第23-43页 |
·两种传统的态度测量方法 | 第23-30页 |
·两种态度测量方法概述 | 第23-26页 |
·两种方法的信度比较 | 第26页 |
·两种方法的效度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两种测量方法的效率比较 | 第27页 |
·瑟斯顿和利克特方法暗含的项目反应过程假设 | 第27-29页 |
·利克特方法仍有较高效度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·错误限定项目反应过程导致的问题 | 第30页 |
·态度测量的概率展开模型 | 第30-43页 |
·评定量表模型 | 第31-33页 |
·双曲余弦模型 | 第33-35页 |
·等级展开模型 | 第35-39页 |
·拓广等级展开模型 | 第39-43页 |
3 拓广等级展开模型的参数估计 | 第43-55页 |
·GGUM的概率函数 | 第43-44页 |
·项目参数估计 | 第44-51页 |
·项目参数初值的选取 | 第48-51页 |
·项目阈限或单位参数的额外限制 | 第51页 |
·个人参数估计 | 第51-52页 |
·模型参数的返真性 | 第52页 |
·参数估计的标准误 | 第52-55页 |
4 展开数据的单维性检验和GGUM的模型-数据拟合指数 | 第55-69页 |
·展开数据的单维性检验 | 第55-60页 |
·展开数据的结构 | 第55-56页 |
·展开数据的项目相关矩阵 | 第56-57页 |
·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GGUM的模型-资料拟合 | 第60-69页 |
·GGUM2004系统中的拟合统计量 | 第61-65页 |
·χ_i~(2*)统计量 | 第65-66页 |
·单项目、两项目对和三项目组的校正χ~2/df | 第66-69页 |
5 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研究 | 第69-75页 |
6 乐观的研究和乐观测验的维度争议 | 第75-84页 |
·乐观研究的源起 | 第75-76页 |
·乐观的理论 | 第76-78页 |
·自我调节理论 | 第76-77页 |
·解释风格理论 | 第77-78页 |
·乐观的测量工具 | 第78-80页 |
·生活取向测验及其修订版 | 第78-79页 |
·拓展的个人和社会乐观评估问卷 | 第79页 |
·归因风格问卷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我国学者编制的乐观测量工具 | 第80页 |
·气质性乐观的维度争议 | 第80-84页 |
·两维论 | 第81页 |
·单维论 | 第81-82页 |
·调和论 | 第82页 |
·维度争议的原因和意义 | 第82-84页 |
7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84-90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形成 | 第84-8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9-90页 |
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| 第90-150页 |
8 研究一: 采用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对乐观维度的验证 | 第90-10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9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0-92页 |
·对象 | 第90页 |
·工具 | 第90-91页 |
·实施程序 | 第91-92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92-99页 |
·描述统计量 | 第92-94页 |
·主成分分析结果 | 第94-97页 |
·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| 第97-99页 |
·讨论 | 第99-103页 |
9 研究二: 采用理想点方法验证LOT和LOT-R的单维性 | 第103-115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0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3页 |
·三种展开技术的原理 | 第103-105页 |
·主成分分析作为一种展开技术的原理 | 第103-104页 |
·对应分析作为一种展开技术的原理 | 第104-105页 |
·相关矩阵法用于考查项目反应理想点过程的原理 | 第105页 |
·分析结果 | 第105-109页 |
·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| 第105-107页 |
·对应分析的结果 | 第107-109页 |
·验证结果 | 第109-112页 |
·主成分分析验证结果 | 第109-111页 |
·对应分析的验证结果 | 第111-112页 |
·讨论 | 第112-113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13-115页 |
10 研究三: GRM、GPCM和GGUM之间的比较 | 第115-12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5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115-121页 |
·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15-118页 |
·模型-数据拟合 | 第118-121页 |
·讨论 | 第121-123页 |
11 研究四: GGUM和2PLM的比较 | 第123-12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3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123-125页 |
·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23-124页 |
·模型-数据拟合 | 第124-125页 |
·讨论 | 第125-127页 |
12 研究五:阈限参数施加限制后项目参数估计值的变化 | 第127-130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2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7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127-128页 |
·5种反应类别的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27-128页 |
·2种反应类别的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28页 |
·讨论 | 第128-130页 |
13 研究六: CGUM中项目参数MCMC估计值的考查 | 第130-13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0-131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131-132页 |
·五种反应类别时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31页 |
·两种反应类别时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31-132页 |
·讨论 | 第132-134页 |
14 研究七: GGUM拓展后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及模型-数据拟合 | 第134-14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4页 |
·GGUM的拓展 | 第134-13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5-136页 |
·自编程序与MODFIT的比较 | 第136-138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138-141页 |
·项目参数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| 第138-139页 |
·模型-数据拟合 | 第139-141页 |
·讨论 | 第141-144页 |
15 综合讨论 | 第144-150页 |
·关于人格项目反应过程 | 第144页 |
·关于人格反应数据的维度 | 第144-145页 |
·关于参数估计的方法 | 第145-146页 |
·关于模型-数据拟合 | 第146页 |
·关于模型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| 第146页 |
·关于模拟研究和实际研究 | 第146-147页 |
·关于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 | 第147-149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49-150页 |
第三部分 结论 | 第150-1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1-165页 |
附录1 拓广等级展开模型及其七个限制模型 | 第165-167页 |
附录2 LOT、LOT-R和LOT-M合在一起施测的问卷 | 第167-168页 |
附录3 PLOT和PLOT-R合在一起的问卷 | 第168-169页 |
附录4 NLOT和NLOT-R合在一起的问卷 | 第169-170页 |
附录5 RLOT和RLOT-R合在一起的问卷 | 第170-171页 |
附录6 几个乐观测验的平行分析结果 | 第171-172页 |
附录7 几个乐观测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主成分负荷 | 第172-173页 |
附录8 GRM和GPCM的校正卡方与自由度比 | 第173-176页 |
附录9 CGUM和2PLM的校正卡方与自由度比 | 第176-179页 |
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79-180页 |
后记 | 第180-1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