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| 第12-15页 |
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4页 |
·技术创新及隐性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| 第15-20页 |
·技术创新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创新的方式 | 第16-17页 |
·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分类 | 第17-19页 |
·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 | 第19-20页 |
·组织资本相关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组织资本、隐性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述评 | 第22-24页 |
3 研究设计和假设提出 | 第24-41页 |
·研究变量的度量 | 第24-26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的度量 | 第25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的度量 | 第25-26页 |
·技术创新的度量 | 第26页 |
·研究变量的探索性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| 第27页 |
·研究变量的信效度分析 | 第27-33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正式问卷及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| 第33-34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34-39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二阶因子假设的提出 | 第34-36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一阶因子假设的提出 | 第36-38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 | 第38-39页 |
·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对外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 | 第39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假设模型构建 | 第39-41页 |
4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| 第41-59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| 第41-46页 |
·数据收集及相关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数据收集过程 | 第46-47页 |
·样本的基本情况 | 第47-49页 |
·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量表信度检验 | 第50-52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量表信度检验 | 第50-51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量表信度检验 | 第51页 |
·技术创新量表信度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量表效度检验——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2-57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技术创新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我国企业组织资本及其技术创新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7-59页 |
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| 第59-81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中介效应的检验 | 第59-63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63-75页 |
·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| 第63-65页 |
·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| 第65-67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| 第67-73页 |
·修正模型的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假设检验结果 | 第75-81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二阶因子SEM假设检验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一阶因子SEM假设检验结论 | 第77-79页 |
·企业特征在技术创新中的差异 | 第79-81页 |
6 结果讨论 | 第81-95页 |
·假设检验结果讨论及建议 | 第81-91页 |
·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的SEM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| 第81-85页 |
·促进企业组织资本在技术创新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| 第85-86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在企业组织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讨论 | 第86-88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| 第88-90页 |
·企业特征在技术创新中的差异分析 | 第90-91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1-93页 |
·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| 第93-95页 |
·研究局限性 | 第93-9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励情况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