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导论 | 第7-14页 |
| 一、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命运:从人权与科学到“主义”信仰 | 第7-8页 |
| 二、转变的原因:思维模式的作用 | 第8-9页 |
| 三、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与资料文献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精神改造论的思维模式与启蒙的工具性 | 第14-32页 |
| 第一节 五四难题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精神改造论思维模式 | 第16-23页 |
| 第三节 精神改造论思维模式的渊源 | 第23-27页 |
| 第四节 精神改造论的独特性 | 第27-30页 |
| 第五节 思维模式下的启蒙 | 第30-32页 |
| 第二章 启蒙式精神改造论的内在缺陷 | 第32-41页 |
| 第一节 新人格与新国家 | 第32-36页 |
| 第二节 新人格的可能性与实现方法 | 第36-41页 |
| 第三章 精神改造遇到难题:信仰问题 | 第41-58页 |
| 第一节 信仰问题的产生 | 第41-42页 |
| 第二节 从反传统的根据看科学理性主义信念的崛起 | 第42-48页 |
| 第三节 科学理性主义在否定传统信仰中的历史优势 | 第48-54页 |
| 第四节 理性基础上的本体问题与信仰危机的凸现 | 第54-58页 |
| 第四章 从启蒙式改造到“主义”信仰式改造的过渡 | 第58-66页 |
| 第一节 启蒙式精神改造的困境与“主义”信仰的崛起 | 第58-61页 |
| 第二节 理想主义在过渡中的作用 | 第61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| 后记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