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9的远程供水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5-22页 |
·功能分析与设计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5页 |
·系统功能设计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结构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系统核心架构设计 | 第16页 |
·系统结构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7-21页 |
·硬件方案设计 | 第17-19页 |
·软件方案设计 | 第19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构建 | 第22-34页 |
·硬件设计原则 | 第22-23页 |
·博创UP-TECH2410 开发板 | 第23-25页 |
·2410 开发板硬件资源 | 第23-24页 |
·2410 开发板硬件构成框图 | 第24-25页 |
·2410 开发板的接口电路 | 第25-30页 |
·启动电路与寻址电路 | 第25-26页 |
·存储器接口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以太网接口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RTC 接口 | 第28-29页 |
·电源接口 | 第29页 |
·复位电路 | 第29页 |
·USB 接口 | 第29-30页 |
·CAN 总线接口 | 第30页 |
·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| 第30-33页 |
·控制模块设计 | 第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系统软件平台构建 | 第34-51页 |
·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34-35页 |
·嵌入式 Linux 开发平台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软件开发平台的几种方案 | 第35-36页 |
·嵌入式软件平台架构 | 第36页 |
·引导程序 BootLoader 的移植 | 第36-40页 |
·BootLoader 简介 | 第36-38页 |
·VIVI 启动过程与移植 | 第38-40页 |
·Linux 操作系统的裁剪与移植 | 第40-45页 |
·Linux 源码文件组织 | 第40页 |
·Linux 移植需要修改的代码 | 第40-42页 |
·Linux 裁减与编译 | 第42-45页 |
·YAFFS 文件系统移植 | 第45-47页 |
·YAFFS 文件系统 | 第45页 |
·YAFFS 文件系统的移植 | 第45-47页 |
·根文件系统的创建 | 第47-50页 |
·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47-48页 |
·编译BusyBox | 第48页 |
·建立CRAMFS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RAMDISK | 第49页 |
·启动脚本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系统应用程序开发 | 第51-56页 |
·监控端程序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A/D 采集模块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发送模块 | 第53页 |
·控制模块 | 第53页 |
·主控端程序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串口参数设置 | 第54页 |
·命令按钮组 | 第54页 |
·串口控件及显示转换部分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系统测试 | 第56-61页 |
·硬件测试 | 第56页 |
·软件测试 | 第56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-67页 |
附件1:监控端源程序 | 第67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