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治理模式:上海浦东川沙新镇社区委员会体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社区与社区治理模式 | 第14-30页 |
第一节 我国的社区与社区治理 | 第14-19页 |
一、社区 | 第14-17页 |
二、社区治理 | 第17-18页 |
三、社区自治组织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一、地方治理理论 | 第19-22页 |
二、地方政府理论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典型社区治理模式比较 | 第23-30页 |
一、国外典型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3-25页 |
二、国内典型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5-30页 |
第三章 上海浦东川沙“社区委员会”体制 | 第30-44页 |
第一节 川沙的社区治理模式 | 第30-35页 |
一、川沙功能区域(川沙新镇)的设立 | 第30页 |
二、机构设置 | 第30-31页 |
三、川沙社区治理模式 | 第31页 |
四、川沙模式的特点 | 第31-35页 |
第二节 “社区委员会”体制概述 | 第35-37页 |
一、社区委员会及其机构设置 | 第35页 |
二、建立社区委员会体制在川沙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| 第35-36页 |
三、社区委员会的定位和职能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社区委员会体制的成功之处 | 第37-40页 |
一、社区委员会体制的成功之处 | 第37-40页 |
第四节 社区委员会体制的存在问题 | 第40-44页 |
一、社区委员会体制的存在问题 | 第40-44页 |
第四章 从地方治理理论角度看社区委员会建设 | 第44-47页 |
第一节 地方治理理论与社区委员会体制 | 第44-47页 |
第五章 进一步加强社区委员会建设的途径 | 第47-58页 |
第一节 明确川沙新镇政府的职责 | 第47-50页 |
一、扶持社区委员会成长 | 第47-48页 |
二、规范政社事务分工 | 第48-49页 |
三、建立政社互动机制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加强社区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| 第50-55页 |
一、转变传统理念、重新定位各类组织关系 | 第51-52页 |
二、构建社区整合平台、完善共商共治机制 | 第52-54页 |
三、健全组织运行制度、落实共商共治原则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构建社区共同体形成的社会基础 | 第55-57页 |
第四节 社区创新体制与政党体制调整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