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共犯关系脱离的定义比较分析 | 第11-18页 |
一、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分析 | 第11-15页 |
(一) 国外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分析 | 第11-14页 |
(二) 我国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分析 | 第14-15页 |
二、共犯关系脱离的定义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共犯关系脱离的基础理论分析 | 第18-24页 |
一、共犯中止的定义分析 | 第18-19页 |
(一) 共犯中止的定义 | 第18页 |
(二) 共犯中止的理论缺陷分析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共犯关系脱离的理论基础分析 | 第19-24页 |
(一) 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相结合的“二元论” | 第20-22页 |
(二) 期待可能性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共犯关系脱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析 | 第24-29页 |
一、共犯关系脱离的合理性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一) 共犯关系脱离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 | 第24-25页 |
(二) 共犯关系脱离体现了刑法的人文关怀 | 第25-26页 |
二、共犯关系脱离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(一) 共犯关系脱离是刑法发展趋势的必然 | 第26-27页 |
(二) 共犯关系脱离是弥补犯罪中止理论不足的必要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共犯关系脱离在刑法上的认定 | 第29-37页 |
一、犯罪预备阶段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| 第30-33页 |
(一) 共同正犯脱离共犯关系的认定 | 第30-31页 |
(二) 教唆犯脱离共犯关系的认定 | 第31-33页 |
(三) 帮助犯脱离共犯关系的认定 | 第33页 |
二、着手实施犯罪之后,犯罪完成之前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| 第33-35页 |
三、犯罪完成之后,犯罪既遂之前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共犯关系脱离的处罚原则和发展空间探讨 | 第37-39页 |
一、共犯关系脱离的处罚原则探讨 | 第37-38页 |
二、共犯关系脱离的发展空间探讨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