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基于黑麦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铅污染修复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-20页
     ·根际环境 Eh 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根际环境pH 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17页
     ·根系分泌物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  ·根际重金属形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第18-20页
第二章 不同pH 值对重金属铅吸附-解吸影响研究第20-36页
   ·试验器材第20页
   ·试验土样第20-21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1页
   ·吸附量计算第21页
   ·吸附结果分析第21-31页
     ·吸附量与初始浓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吸附率与初始浓度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平衡浓度与初始浓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吸附量与平衡浓度第24页
     ·吸附率与平衡浓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·pH 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土壤吸附等温模拟第26-31页
   ·解吸试验方法第31页
   ·解吸量计算第31-32页
   ·解吸结果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吸附量与解吸量第32页
     ·初始浓度与解吸后平衡浓度第32页
     ·pH 值对解吸量变化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吸附量与解吸率第33-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 不同有机酸作用条件下重金属铅吸附-解吸研究第36-45页
   ·吸附试验方法第36页
   ·吸附结果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有机酸作用下吸附量与初始浓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有机酸等温吸附曲线第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有机酸等温吸附模型第38-43页
   ·解吸结果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 不同pH 值对重金属铅形态影响研究第45-5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·计算公式第46-47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pH 值下各形态含量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下各形态含量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2页
第五章 基于水培试验的重金属铅修复机理研究第52-6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53-61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对营养液pH 调节机制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诱导黑麦草分泌有机酸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收获后营养液中 Pb~(2+)的变化和黑麦草富集 Pb的协调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株高对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地上部分干物质重对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根重对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植株中 Pb~(2+)含量对营养液中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 水培条件外源有机酸诱导的黑麦草修复响应特征第62-6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地上干物质重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2-63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根系干重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株高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4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耐性指数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地上部分 Pb~(2+)含量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5页
     ·根系 Pb~(2+)含量对有机酸的响应第65-66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吸收转移重金属 Pb~(2+)的综合特征第66-67页
   ·小结第67-68页
第七章 基于土培试验的不同浓度铅修复机理第68-96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8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68-78页
     ·干物质量和耐性指数对不同浓度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株高对不同浓度 Pb~(2+)胁迫的响应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重金属 Pb~(2+)诱导黑麦草分泌有机酸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植株 Pb~(2+)含量和吸收富集系数的影响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酸和pH 值的影响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土壤 Eh 的影响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土壤根际与非根际重金属 Pb~(2+)含量的再分布第77-78页
   ·植物和土壤指标分析小结第78-80页
   ·黑麦草生长期内根际非根际重金属 Pb~(2+)动态吸附-解吸研究第80-88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变化第80-81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吸附率随初始浓度的变化第81-82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吸附量随平衡浓度的变化第82-83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吸附率随平衡浓度的变化第83-84页
     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吸附等温模拟第84-87页
     ·生长期内根际非根际土壤吸附-解吸小结第87-88页
   ·种植黑麦草对根际非根际重金属 Pb~(2+)形态的影响分析第88-96页
     ·根际非根际各形态百分比变化第88-92页
     ·根际与非根际重金属 Pb~(2+)存在形态比较第92-93页
     ·根际非根际 Pb~(2+)生物有效性系数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94-96页
第八章 土培条件外源有机酸诱导的黑麦草修复响应特征第96-106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96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96-104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干物质重和耐性指数对有机酸的响应第96-97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株高对有机酸的响应第97-98页
     ·黑麦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第98-99页
     ·植株 Pb~(2+)含量和吸收富集系数对有机酸的响应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 值对有机酸的响应第102页
     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 Eh 对有机酸的响应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重金属 Pb~(2+)的再分布第103-104页
   ·小结第104-106页
第九章 结论与讨论第106-109页
   ·结论第106-107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07页
   ·讨论第107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9页
致谢第119-120页
作者简历第120-122页
附录: 部分试验照片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拟南芥RNAi文库的构建及其突变体库的初步创制
下一篇: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-2苯酚降解调控蛋白MphR的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