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路径规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公务员权利救济理论 | 第14-23页 |
·公务员权利救济概念阐释 | 第14-20页 |
·公务员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公务员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公务员权利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侵害公务员权利的行政行为 | 第17-18页 |
·公务员权利救济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规制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公务员权利救济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·人权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法治理论 | 第21页 |
·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及其修正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域外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及其借鉴 | 第23-30页 |
·英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 | 第23-24页 |
·申诉 | 第23页 |
·协商和仲裁 | 第23-24页 |
·行政裁判所制度 | 第24页 |
·美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 | 第24-26页 |
·行政申诉 | 第24-25页 |
·司法审查 | 第25-26页 |
·日本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 | 第26-27页 |
·行政不服申诉制度 | 第26页 |
·抗告诉讼 | 第26-27页 |
·法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 | 第27-28页 |
·行政救济 | 第27页 |
·行政法院救济 | 第27-28页 |
·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路径之演变及现状分析 | 第30-41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路径演变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立法现状 | 第31-35页 |
·宪法的规定 | 第31-32页 |
·法律的规定 | 第32-33页 |
·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| 第33-35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基本路径 | 第35-38页 |
·委任制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基本路径 | 第35-37页 |
·选任制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基本路径 | 第37页 |
·聘任制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基本路径 | 第37-38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规制的障碍及原因 | 第38-41页 |
·救济路径规制的障碍 | 第38-39页 |
·阻碍规制救济路径的原因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路径规制 | 第41-53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的选择标准 | 第41-42页 |
·公正性 | 第41页 |
·实效性 | 第41-42页 |
·效益性 | 第42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| 第42-44页 |
·穷尽行政救济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司法最终救济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的应然选择 | 第44-53页 |
·各权利救济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44-47页 |
·行政申诉 | 第44页 |
·行政复议 | 第44-46页 |
·人事争议仲裁 | 第46页 |
·行政诉讼 | 第46-47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路径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路径规制建议 | 第48-53页 |
·行政申诉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| 第49-50页 |
·设立司法救济制度 | 第50-53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