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部分相关技术基础 | 第11-17页 |
·摩擦衬片材料性能要求 | 第11-12页 |
·制动器的评价指标和性能要求 | 第12-14页 |
·制动器台架试验 | 第14-15页 |
·摩擦磨损试验 | 第15页 |
·台架测量常用物理量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台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| 第17页 |
·风电机械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风电模拟惯量所涉及的部分知识 | 第18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8-20页 |
·基本内容 | 第20页 |
·风电机组等效惯量计算模型的说明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惯性台架试验机及其设计原理 | 第22-28页 |
·我国制动器惯性台架的分类与类型选择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现有制动器惯性台架的类型 | 第22页 |
·常用惯性台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| 第22-23页 |
·现有台架功能 | 第23-24页 |
·惯性台架的类型选择 | 第24页 |
·台架设计原理 | 第24-28页 |
·机械模拟惯性台架工作原理 | 第25页 |
·机械模拟惯性台架飞轮组设计、电机选择等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风电机组等效惯量确定方法研究与飞轮组合优化设计 | 第28-50页 |
·风电机组制动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制动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制动力矩 | 第29-33页 |
·机械模拟惯性台架的工作原理 | 第33-35页 |
·等效惯量确定 | 第35-44页 |
·大飞轮转动惯量 J 的确定 | 第36-39页 |
·风轮角减速度ε的计算方法 | 第39页 |
·制动力矩TB 的讨论 | 第39-43页 |
·等效惯量的计算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飞轮组优化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风电惯性台架飞轮强度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飞轮设计 | 第46页 |
·飞轮强度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本节讨论与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风电惯性台架的设计 | 第50-66页 |
·惯性台架技术参数 | 第50-51页 |
·技术要求及参数 | 第50页 |
·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| 第50-51页 |
·惯性台架的设计 | 第51-66页 |
·惯量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·主驱动电机的选择 | 第53-58页 |
·主惯量部分 | 第58-60页 |
·支撑系统 | 第60页 |
·试件工作台系统 | 第60-61页 |
·测量控制系统 | 第61-63页 |
·气液压系统 | 第63-64页 |
·静力矩系统 | 第64页 |
·排尘冷却制冷系统 | 第64-65页 |
·紧急制动系统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风电惯性台架的安装调试与测试结论 | 第66-74页 |
·试验机主机安装 | 第66页 |
·试验机电气安装 | 第66页 |
·试验机的调试 | 第66-69页 |
·紧急制动系统试机 | 第67页 |
·主轴系及主电机试机 | 第67-68页 |
·惯性飞轮装卸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飞轮惯量的选择与操作 | 第69页 |
·测试试验与结论 | 第69-74页 |
·试验分析 | 第69-73页 |
·结论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4-78页 |
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75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