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人体形态学论文--人体组织学论文

微电极阵列细胞芯片的设计及其对心肌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英文摘要第8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8页
   ·细胞传感器的定义第14-17页
   ·细胞传感器的发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MEMS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生物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微流控第19-21页
   ·多功能细胞传感器的发展第21-23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24-28页
第二章 基于微电极阵列(MEA)的细胞传感器基础第28-72页
   ·心肌细胞电生理基础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基本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兴奋-收缩偶联机制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新生心肌细胞的研究意义第33页
   ·细胞-金属电极界面耦合第33-37页
     ·金属电极-电解液界面双电层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芯片的表面修饰及细胞生长第36-37页
   ·MEA的定义及发展历史第37-42页
     ·MEA定义、基本结构及特点第37-38页
     ·MEA发展历史第38-42页
   ·细胞-MEA等效电路建模第42-47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电生理建模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电极-电解液界面阻抗建模第44页
     ·跨膜电位-胞外信号传导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·MEA设计、加工及测试第47-56页
     ·MEA材料及加工工艺第47-50页
     ·MEA的加工第50-52页
     ·MEA检测系统第52-54页
     ·MEA性能测试第54-56页
   ·基于MEA的胞外电位检测第56-63页
     ·细胞在MEA芯片上的培养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的胞外电位检测及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·海马神经细胞的胞外电位检测及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嗅上皮细胞响应电位的检测与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64-72页
第三章 基于多尺度电极阵列(MSEA)的心肌兴奋-收缩偶联研究第72-92页
   ·心肌细胞兴奋-收缩偶联(ECC)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机械收缩检测第72-73页
     ·ECC研究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本章研究目的第74页
   ·MSEA设计及信号检测第74-80页
     ·MSEA设计及制作第74-75页
     ·芯片性能测试及优化第75-77页
     ·不同尺度的电极信号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·基于MSEA在长春碱作用下的心肌机械收缩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 ·长春碱介绍第80页
     ·长春碱作用下的心肌电位和搏动变化第80-82页
   ·电位和搏动检测机理讨论第82-88页
     ·心肌机械搏动检测机理分析讨论第82-85页
     ·胞外电位及搏动检测的等效电路模型比较第85-87页
     ·MSEA芯片的优势及应用展望第87-8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8-89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89-92页
第四章 细胞电生理功能和形态检测的复合芯片设计及药物研究第92-116页
   ·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和形态的研究意义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检测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心肌细胞形态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功能-形态研究的意义第94页
   ·细胞-电极阻抗检测(ECIS)法研究细胞形态第94-99页
     ·ECIS介绍第94-98页
     ·ECIS检测原理第98-99页
   ·多功能芯片设计及加工第99-103页
     ·芯片设计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芯片加工封装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系统及测试第102-103页
   ·基于多功能芯片的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毒性研究第103-112页
     ·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阿霉素作用下细胞胞外电位变化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阿霉素作用下细胞-电极阻抗变化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电位-阻抗分析并讨论第109-11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113-116页
第五章 基于细胞多功能集成芯片的自动分析仪设计第116-134页
   ·自动分析仪概述及总体设计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116页
     ·总体设计框架第116-118页
   ·硬件设计第118-126页
     ·MEA模块信号检测电路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ECIS模块信号检测电路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环境控制模块电路第122-126页
   ·软件设计第126-127页
   ·自动分析仪样机测试第127-132页
     ·样机设计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性能及指标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仪器的测试结果及分析讨论第129-1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2-133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133-134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34-14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34-136页
   ·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36-137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137-139页
   ·参考文献第139-140页
作者简历第14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140-144页
致谢第144页

论文共1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IV-1整合酶S119D/E2C融合蛋白的定向整合及其整合位点的预测和分析
下一篇:心室肌细胞的钙循环建模与仿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