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34页 |
·过渡区 | 第12-16页 |
·过渡区磁场 | 第13-15页 |
·过渡区谱线 | 第15-16页 |
·过渡区爆发事件及其它小尺度事件 | 第16-29页 |
·过渡区爆发事件 | 第17-25页 |
·爆发事件的观测特征 | 第17-20页 |
·爆发事件的光谱学诊断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爆发事件的形成机制 | 第22-25页 |
·EUV针状体 | 第25-26页 |
·闪烁物 | 第26-28页 |
·爆发事件与其它小尺度事件间的联系 | 第28-29页 |
·爆发事件与太阳风加速和日冕加热 | 第29-30页 |
·氢原子赖曼贝塔(Lyβ)谱线特征 | 第30-32页 |
·本文研究工作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观测仪器及光谱学诊断原理 | 第34-46页 |
·FUV/EUV波段观测的简要回顾 | 第34页 |
·SOHO飞船 | 第34-36页 |
·SUMER光谱仪 | 第36-44页 |
·SUMER光谱仪结构 | 第37-38页 |
·SUMER光谱仪的观测模式 | 第38-39页 |
·SUMER数据校正 | 第39-40页 |
·解压和图像反转(Decompression and reversion) | 第39页 |
·平场校正(Flat-field correction) | 第39-40页 |
·几何失真校正(Geometrical correction) | 第40页 |
·位移校正(Displacement correction) | 第40页 |
·辐射定标(Radiometric calibration) | 第40页 |
·FUV/EUV谱线的诊断 | 第40-44页 |
·发射率 | 第40-42页 |
·电子密度 | 第42-43页 |
·电子温度 | 第43页 |
·谱线形状 | 第43-44页 |
·极紫外成像望远镜(EIT) | 第44页 |
·迈克尔逊多普勒成像仪(MDI)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极区冕洞内爆发事件及其在日冕底部谱线的响应 | 第46-62页 |
·观测数据及分析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观测结果 | 第48-59页 |
·极区冕洞内爆发事件的寿命和大小 | 第48-51页 |
·极区冕洞内爆发事件的速度特征 | 第51-53页 |
·爆发事件在高温谱线的响应 | 第53-59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59-62页 |
第四章 爆发事件与其它小尺度事件间的相互联系 | 第62-78页 |
·观测数据及分析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观测结果 | 第63-75页 |
·中过渡区谱线观测的速度跃变事件 | 第63-71页 |
·高过渡区谱线观测的速度跃变事件 | 第71-75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75-78页 |
第五章 氢Lyβ谱线的谱形研究 | 第78-92页 |
·观测数据 | 第78-79页 |
·观测结果 | 第79-90页 |
·Lyβ谱线谱形随其强度的变化 | 第79-82页 |
·冕洞内Lyβ谱线谱形随CⅡ谱线速度的变化 | 第82-86页 |
·赤道冕洞与宁静区Lyβ谱线随O Ⅵ速度和磁场强度的变化 | 第86-90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90-92页 |
第六章 爆发事件对应的Lyβ谱线特征 | 第92-104页 |
·观测数据及分析方法 | 第92-94页 |
·观测结果 | 第94-100页 |
·结论和讨论 | 第100-10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4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| 第124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