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

徽州传统村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致谢第7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背景第13页
     ·当今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危机第13页
     ·基于传统村落之上的可持续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和重点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对象范围和重点问题第15页
   ·课题的相关研究状态和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态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相关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结构体系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·结构体系框架第17-19页
第二章 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状况分析第19-28页
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地理区划第19页
     ·自然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形成与发展的人文背景第20-22页
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地表水资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资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池塘蓄水第24-25页
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的影响因素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水量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水质第26-27页
 本章注释第27-28页
第三章 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思想背景第28-34页
   ·得水为上的风水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·风水理论中水的重要地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风水理论理想的聚落布局第29页
     ·风水理论下水对徽州传统村落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天人合一、人水共生的哲学思想第30-32页
     ·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的产生第30页
     ·“天人合一”思想中生态意识的体现第30-31页
     ·“天人合一”思想下水对徽州传统村落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·水崇拜文化观念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水崇拜的产生第32页
     ·水崇拜的意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水崇拜观念下水对徽州传统村落的影响第33页
 本章注释第33-34页
第四章 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第34-47页
   ·基于实用性的水资源利用第34-39页
     ·利用各种形式的水资源,完善生活供水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利用水运促进经济发展第36页
     ·溉田灌圃、水产养殖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防洪抗旱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防火第39页
   ·基于生态性的水资源利用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的生态净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对水源地植被的保护第41页
     ·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利用水资源改善聚落气候第42页
     ·利用水资源改善民居小气候第42-43页
   ·基于景观性的水资源利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·点、线、面的水体构成形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·“尚曲”的艺术设计手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水体的动静结合第45-46页
 本章注释第46-47页
第五章 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实例分析——黟县宏村第47-61页
   ·宏村水系概况第47-50页
     ·宏村简介第47页
     ·水系基本布局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水系建设的历史第48-50页
   ·宏村传统理水系统分析第50-58页
     ·碣坝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水圳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月沼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南湖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水院第55-58页
   ·宏村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隐患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当前的主要隐患第58页
     ·应对策略第58-59页
 本章注释第59-61页
第六章 徽州传统村落对当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借鉴作用第61-69页
   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第61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第61-63页
   ·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迫切要求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宏观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危机第63页
     ·当前村镇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问题第63-64页
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当代借鉴第64-68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当代评价第64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体现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对当今水资源利用的借鉴作用第65-68页
 本章注释第68-69页
结束语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及其均衡的分析
下一篇: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中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