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疗服务制度论文

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--以重庆市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9页
1 绪论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框架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重点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难点第11-12页
2 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·理论借鉴第12-24页
     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涵义及其相关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危机管理理论第17-22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2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5-26页
3 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及特点第26-33页
   ·近年来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概况第26页
   ·2009 年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地区分布第27页
     ·时间分布第27页
     ·事件类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传染病事件分析第28页
   ·近三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比较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过去三年来的趋势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时间分布第29页
     ·事件类别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学校事件第30-31页
   ·2009 年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第31-33页
4 重庆市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现状第33-37页
   ·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建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机构建设第33页
     ·成立时间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人员情况第34页
   ·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第34-35页
   ·区县级规范化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第35页
   ·卫生应急预案建设第35页
   ·卫生应急经费落实第35页
   ·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第35-36页
   ·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第36页
   ·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第36-37页
5 重庆市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·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依法行政意识薄弱第37页
     ·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第37页
     ·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理能力较弱第37页
     ·缺乏综合协调能力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专家咨询队伍薄弱第38页
     ·危机决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38页
   ·专业应急人才总量相对缺乏第38页
   ·专业应急人才质量亟待提高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人才观念亟需加强第38页
     ·危机观念亟待加强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能力亟待提高第39页
     ·结构有待优化第39页
   ·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中仍未实现模块化管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供求规划不足和获取途径单一第39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员的绩效考核不明确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员的薪酬管理不清晰第40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第40页
     ·卫生应急人员的团队建设较少第40-41页
6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第41-49页
   ·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者素质第41-44页
     ·树立法治观念,提高法治能力第41页
     ·提高预测能力,强化危机意识第41页
     ·提升领导力,优化管理者心理能力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科学认识危机,提高决策水平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提高协调组织能力,整合各方面资源第43页
     ·提高沟通能力,增加危机对外透明度第43-44页
   ·科学地规划和优化卫生应急队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多层次多角度制定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第44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应急专家信息库第44页
     ·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·加强应急培训,拓展培训方式第45页
     ·加强对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培训第45页
     ·拓宽培养和开发渠道第45页
   ·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考核主体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考核指标设计第46页
     ·考核周期第46页
   ·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薪酬管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薪酬第47页
   ·职业发展第47页
   ·团队建设第47-49页
7 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9-50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49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2页
附录第52-54页
 A.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2页
 B. 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第52-53页
 C. 调查问卷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纳米探针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璧山神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