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米探针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25页 |
·水污染现状 | 第8页 |
·铅污染及其危害 | 第8-12页 |
·铅 | 第8-9页 |
·铅污染来源 | 第9-11页 |
·铅污染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痕量铅检测方法 | 第12-16页 |
·分光光度法 | 第12-14页 |
·电化学分析法 | 第14-15页 |
·原子吸收光谱法 | 第15-16页 |
·其它方法 | 第16页 |
·寡核苷酸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·17E-脱氧核酶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·富G 寡核苷酸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纳米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| 第19-23页 |
·纳米金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9-21页 |
·纳米探针-纳米金表面的修饰 | 第21-22页 |
·纳米探针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构思及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课题构思 | 第23-24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2 基于纳米金比色检测痕量铅 | 第25-31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6-2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0页 |
·光谱特征 | 第27页 |
·纳米金粒径和浓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盐度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Pb~(2+)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| 第29页 |
·其它离子的干扰和样品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结论 | 第30-31页 |
3 基于17E-DNA 酶和纳米探针的痕量铅检测 | 第31-38页 |
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4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7页 |
·光谱特征 | 第34页 |
·17E-Ds 浓度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检测灵敏度、检出限和重现性 | 第35-36页 |
·其它离子的干扰和样品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结论 | 第37-38页 |
4 基于 G-四联体的纳米探针比色检测痕量铅 | 第38-44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3页 |
·光谱特征 | 第39-40页 |
·盐度 | 第40-42页 |
·Pb~(2+)的检测 | 第42页 |
·其它离子的干扰和样品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·结论 | 第44页 |
·展望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附录 | 第52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