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9页 |
1 问题提出 | 第9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丰富心理科学社会责任心研究的理论 | 第9-10页 |
·拓展社会责任心的研究领域 | 第10页 |
·深化企业员工价值观的研究 | 第10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社会责任心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| 第10页 |
·揭示当代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特点 | 第10页 |
·研究社会责任心有助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·关于责任心的研究 | 第11-15页 |
·责任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责任心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·责任心的结构 | 第12-14页 |
·责任心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社会责任心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社会责任心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·社会责任心的结构 | 第16页 |
·社会责任心的测量 | 第16-17页 |
·社会责任心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·社会责任心的涵义以及维度划分存在较大的分歧 | 第18页 |
·社会责任心研究对象范围狭窄 | 第18页 |
·国内缺乏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实证研究 | 第18页 |
·本研究的基本构想 | 第18-20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设计及思路 | 第19-20页 |
3 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的编制 | 第20-34页 |
·初试问卷的编制 | 第20页 |
·文献分析法 | 第20页 |
·访谈法 | 第20页 |
·开放式问卷调查 | 第20页 |
·正式问卷的编制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1页 |
·因素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| 第21-33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的项目分析 | 第21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| 第21-27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的信度检验 | 第27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的效度检验 | 第27-31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现状特点 | 第34-4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4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总体状况 | 第35-36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性别差异 | 第36-37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婚姻差异 | 第37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学历差异 | 第37-38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职业差异 | 第38页 |
·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职位差异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5 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与成就动机、自我效能感、自我行为控制的关系研究 | 第40-4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4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0页 |
·被试 | 第40页 |
·工具 | 第40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40-44页 |
·相关变量问卷的修订与信度、效度的检验 | 第40-41页 |
·社会责任心与成就动机、自我效能感、自我行为控制的关系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成就动机、自我效能和行为控制对社会责任心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社会责任心和成就动机、自我效能、自我行为控制的路径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6 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访谈研究 | 第46-5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46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0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0-51页 |
·在被试样本的取样方面 | 第50页 |
·在测量工具方面 | 第50-51页 |
·在测量方法方面 | 第5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5页 |
附录 A | 第57-58页 |
附录 B | 第58-62页 |
附录 C | 第62-65页 |
附录 D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