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进化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36页
 1 水稻生殖发育阶段与籼粳杂种不育第10-17页
   ·水稻配子体发育及传粉授精第11页
   ·水稻籼粳杂种F_1不育的原因第11-17页
 2 籼粳杂种半不育遗传机理第17-22页
   ·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不协调导致籼粳杂种F_1不育第17-18页
   ·染色体结构差异导致籼粳杂种F_1不育第18页
   ·基因控制的亚种间杂种不育模式第18-22页
   ·杂种F2不育的遗传模式第22页
 3 籼粳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第22-29页
   ·雌配子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2-26页
   ·雄配子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6-29页
 4 广亲和基因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第29-31页
   ·广亲和品种的鉴定及转育第29-31页
   ·广亲和基因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第31页
 5 植物分子数量性状研究进展第31-33页
 6 基因精细定位的策略与图位克隆的应用第33-35页
   ·基因精细定位采用的策略第33页
   ·图位克隆的应用第33-34页
   ·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中的应用第34-35页
 7 本研究目的意义第35-36页
第二章 水稻籼粳杂种花粉不育基因qPS-1的初步定位及精细定位第36-50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37-3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及田间种植第37页
   ·花粉、小穗育性的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第37页
   ·总DNA的提取(SDS法)及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·PCR分析及SSR标记的设计第38页
   ·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及QTL分析第38-39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·亲本、F_1花粉育性第39页
   ·亲本、F1以及BC1F1群体小穗育性第39-40页
   ·第1染色体分了标记连锁图谱构建第40-41页
   ·花粉育性的QTL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小穗育性的QTL分析第42页
   ·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回归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qPS-1位点上复等位基因的确定第43页
   ·qPS-1位点的初步定位第43-44页
   ·qPS-1位点的精细定位第44-46页
   ·目标区域候选基因的测序与序列分析第46-47页
 3 讨论第47-50页
第三章 qPS-1基因的进化分析第50-5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·植物材料第51页
   ·总DNA提取(SDS法)以及检测第51页
   ·PCR及SSR标记检测第51-53页
   ·SSR谱带记录与数据分析第5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·聚类分析第53页
   ·qPS-1基因的进化研究第53-56页
 3 讨论第56-58页
第四章 全文结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0页
附录第70-72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恢复系明恢63稻瘟病抗性基因Pimh(t)的精细定位及主效QTLs检测
下一篇: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影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