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3-15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5-17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全文逻辑框架 | 第17-21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二) 全文逻辑框架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概述 | 第21-29页 |
一、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的概念及互动关系 | 第21-24页 |
(一) 高等教育的概念 | 第21页 |
(二) 经济增长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(三)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| 第22-24页 |
二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5页 |
(一) 内部因素 | 第24-25页 |
(二) 外部因素 | 第25页 |
三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机理 | 第25-26页 |
(一) 高等教育投资带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总量,推动经济增长 | 第25-26页 |
(二) 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推动经济增长 | 第26页 |
四、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(一)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二)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7页 |
一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| 第29-31页 |
(一) 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| 第29-31页 |
(二)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31页 |
二、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| 第31-33页 |
(一) 经济增长概况 | 第31-32页 |
(二) 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| 第32-33页 |
三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3-37页 |
第四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 | 第37-46页 |
一、基本模型 | 第37-38页 |
二、贡献率测算 | 第38-46页 |
(一) 黑龙江省劳动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 | 第39-41页 |
(二) 黑龙江省劳动人口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限 | 第41-42页 |
(三) 黑龙江省劳动人口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| 第42页 |
(四) 同期黑龙江省GDP年均增长率 | 第42-43页 |
(五)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的测算及分析 | 第43页 |
(六) 结论分析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| 第46-49页 |
一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国际和国内比较 | 第46-47页 |
(一) 与发达国家相比,黑龙江省高教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比较低 | 第46-47页 |
(二) 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,黑龙江省高教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偏低 | 第47页 |
二、黑龙江省高教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分析 | 第47-49页 |
(一)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| 第47页 |
(二) 人才流失严重,出现高质量人才外溢现象 | 第47-48页 |
(三)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速度慢,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黑龙江省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推进对策 | 第49-54页 |
一、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,建立适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新体制 | 第49-51页 |
(一) 增强绩效拨款和财政拨款机制的科学性 | 第49-50页 |
(二)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,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| 第50-51页 |
(三) 合理收费与扶贫助困并举 | 第51页 |
(四) 通过教育投资的立法与执法,保障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| 第51页 |
二、控制人才流失,重视人才回流 | 第51-52页 |
(一) 以省域内部流动缓解人才流失 | 第51-52页 |
(二) 整体吸引与局部吸引结合的人才战略 | 第52页 |
(三) 重视人才回流 | 第52页 |
三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| 第52-54页 |
(一) 建立适合我省的科技政策,促进产学研合作 | 第53页 |
(二) 建设具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,提高对省域经济的辐射作用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