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| 二、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当前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和目的 | 第12页 |
| 四、论文思路和主体框架 | 第12-13页 |
| 五、基本概念 | 第13-16页 |
| (一) 现代化内涵 | 第13-14页 |
| (二) 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提出与内涵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6-22页 |
| 一、马恩现代化理论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列宁、斯大林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与实践 | 第18页 |
| 三、毛泽东现代化思想与实践 | 第18-22页 |
| 第三章 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现实条件及主要内容 | 第22-32页 |
| 一、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背景条件 | 第22-24页 |
| (一) 中国国情:思想形成的客观基础 | 第22-23页 |
| (二) 经济全球化: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| 第23-24页 |
| 二、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内容解读 | 第24-32页 |
| (一) 经济现代化思想 | 第25-27页 |
| (二) 政治现代化思想 | 第27-29页 |
| (三) 文化现代化思想 | 第29-32页 |
| 第四章 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特色分析 | 第32-39页 |
| 一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| 第32-34页 |
| 二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| 第34-35页 |
| 三、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 | 第35-36页 |
| 四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政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| 第36-39页 |
| 第五章 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39-45页 |
| 一、中国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| 第39-41页 |
| 二、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| 第41-42页 |
| 三、邓小平"中国式现代化"思想的世界意义 | 第42-45页 |
|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