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·虚拟仪器技术 | 第12页 |
·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2-14页 |
·荧光寿命型温度测量 | 第14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测温系统的总体构想 | 第16页 |
·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荧光测温机理及荧光材料的选择 | 第18-28页 |
·荧光的产生及其测温机理 | 第18-20页 |
·荧光的产生 | 第18页 |
·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| 第18-19页 |
·荧光测温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荧光材料及其温度特性 | 第20-24页 |
·掺杂Nd~(3+)的荧光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掺杂Tm~(3+)和掺杂Er~(3+)的荧光材料 | 第21页 |
·掺杂 Cr~(3+)的荧光材料 | 第21-24页 |
·敏感荧光材料的温度特性 | 第24-25页 |
·荧光寿命测量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时间两点法 | 第25-26页 |
·积分法 | 第26页 |
·频域法 | 第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荧光光纤测温系统的研究 | 第28-43页 |
·荧光光纤测温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荧光光纤探头 | 第29-31页 |
·荧光激励光源 | 第31-34页 |
·半导体光源 | 第31-33页 |
·氙灯 | 第33-34页 |
·光纤传输及光纤耦合 | 第34-35页 |
·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及光的耦合 | 第34页 |
·光纤耦合器 | 第34-35页 |
·光电探测器 | 第35-38页 |
·光电倍增管 | 第35-38页 |
·硅光电二极管 | 第38页 |
·滤光片 | 第38页 |
·双参考信号的锁相检测技术 | 第38-42页 |
·脉冲调制双参考信号的锁相环检测技术 | 第39-41页 |
·正弦调制双参考信号的锁相环检测技术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荧光信号检测电路及采集系统的设计 | 第43-56页 |
·荧光光纤测温系统的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| 第43页 |
·光源驱动电路 | 第43-44页 |
·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| 第44-51页 |
·光电探测器噪声 | 第44-45页 |
·光电检测电路 | 第45-51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及通信电路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 | 第51-52页 |
·通信电路的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数据发送子程序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荧光测温系统虚拟仪器界面的设计 | 第56-70页 |
·虚拟仪器概述 | 第56-57页 |
·虚拟仪器环境的G 语言 | 第57页 |
·荧光光纤测温系统虚拟仪器的总体框架 | 第57-59页 |
·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前面板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LabVIEW 程序设计 | 第60-66页 |
·LabVIEW 与单片机系统的通讯 | 第60-6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62-63页 |
·荧光寿命与温度的曲线拟合 | 第63-64页 |
·数据的存储与打印 | 第64-66页 |
·实验 | 第66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