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2-3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2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1-34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21-25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25-33页 |
·国内外文献述评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37-38页 |
第2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相关理论分析 | 第38-55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 | 第38-43页 |
·会计决策有用论的信息观 | 第38-39页 |
·会计契约观 | 第39-41页 |
·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| 第41-43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管理贸易理论基础 | 第43-47页 |
·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| 第43-45页 |
·战略管理贸易理论及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| 第45-47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理论基础 | 第47-50页 |
·博弈论的内涵及其变迁 | 第48-49页 |
·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| 第49-50页 |
·博弈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| 第50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| 第50-54页 |
·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51-53页 |
·机制设计理论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启示 | 第53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3章 应对反倾销中的会计功能分析 | 第55-74页 |
·反倾销会计相关概念界定、诠释 | 第55-58页 |
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预警功能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属性功能解读 | 第60-64页 |
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采性 | 第61-62页 |
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比性 | 第62-63页 |
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公允性 | 第63-64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准则趋同效应分析 | 第64-68页 |
·会计准则趋同: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| 第64-65页 |
·会计准则趋同等效:应对反倾销的客观需求 | 第65-68页 |
·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障碍分析 | 第68-73页 |
·会计准则制度差异——制度障碍 | 第68-69页 |
·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——内在缺陷 | 第69-71页 |
·缺乏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——被动应诉 | 第71-72页 |
·缺乏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协调机制——各行其是 | 第72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4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74-99页 |
·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74-81页 |
·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74-78页 |
·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78-81页 |
·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博弈分析 | 第81-87页 |
·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| 第83页 |
·市场集中度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经济分析 | 第83-87页 |
·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87-91页 |
·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产品出口定价的博弈分析 | 第88-91页 |
·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的博弈分析 | 第91-98页 |
·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内涵诠释 | 第91-94页 |
·一国一税原则、分别税率政策的经济分析 | 第94-98页 |
·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5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| 第99-129页 |
·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| 第99-102页 |
·研究方法的确定——结构方程模型 | 第102-106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| 第102-103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及分析 | 第103-106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106-108页 |
·问卷设计、内容 | 第106-108页 |
·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| 第108页 |
·数据分析与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| 第108-118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108-112页 |
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112-116页 |
·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| 第116-118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| 第118-128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模 | 第118-121页 |
·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| 第121-126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26-128页 |
·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第6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 | 第129-148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目标导向 | 第129-132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内涵 | 第129-130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建原则 | 第130-132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32-136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环境分析 | 第132-135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| 第135-136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| 第136-146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层级结构 | 第136-138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治理主体分析 | 第138-141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| 第141-146页 |
·小结 | 第146-148页 |
第7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 | 第148-173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基本框架 | 第148-149页 |
·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选择 | 第149-155页 |
·信息协调机制 | 第149-153页 |
·契约协调机制 | 第153-155页 |
·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建议 | 第155-164页 |
·完善政府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| 第156-159页 |
·加强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| 第159-161页 |
·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| 第161-164页 |
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| 第164-172页 |
·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的目标导向 | 第164-166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——层次分析法 | 第166-172页 |
·小结 | 第172-173页 |
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173-17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73-17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75-1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7-186页 |
附录 | 第186-190页 |
致谢 | 第190-19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91-1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