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2 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 | 第11-14页 |
·利用杂交手段进行猪繁殖性状的改良 | 第11页 |
·通过选择改良猪的繁殖性状 | 第11-12页 |
·标记辅助选择在猪繁殖性状改良中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3 基因聚合 | 第14-18页 |
·基因聚合一般步骤 | 第15页 |
·基因聚合的途径 | 第15-17页 |
·动物基因聚合育种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4 拟聚合候选基因的选择 | 第18-21页 |
·ESR基因 | 第18-19页 |
·FSHβ基因 | 第19页 |
·PRLR基因 | 第19-20页 |
·RBP4基因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9页 |
1 试验材料 | 第22-24页 |
·试验样品 | 第22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试剂及溶液 | 第23-24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猪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4-26页 |
·4个候选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26页 |
·4个候选基因的PCR序列扩增 | 第26页 |
·4个候选基因的PCR-RFLP酶切分型 | 第26-27页 |
·数据处理分析 | 第27页 |
·选种、选配方案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51页 |
1 猪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结果 | 第29页 |
2 4个候选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| 第29-30页 |
3 4个候选基因的PCR-RFLP酶切分型结果 | 第30页 |
4 4个候选基因在2个试验群体中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 | 第30-49页 |
·4个候选基因在天种群体中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 | 第31-36页 |
·4个候选基因在正大群体中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 | 第36-41页 |
·4个候选基因对2个群体的合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 | 第41-49页 |
5 选种、选配方案的制定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51-60页 |
1.关于4个标记的遗传效应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单个标记的遗传效应 | 第51-54页 |
·多标记的遗传效应 | 第54-55页 |
2.基因聚合模式在动物育种中的探讨 | 第55-57页 |
·遗传效应大小对基因聚合的影响 | 第56页 |
·不同基因频率下的基因聚合模式 | 第56-57页 |
3 基因聚合技术在猪高繁殖力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| 第57-59页 |
·候选基因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·不可忽视的环境效应 | 第58页 |
·杂合子为优势基因型条件下基因聚合技术的应用 | 第58-59页 |
4 下一步工作计划 | 第59页 |
5 小结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