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流量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9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8页 |
·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| 第18-21页 |
·第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第二代网络安全技术 | 第19-20页 |
·第三代网络安全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攻击检测技术 | 第21-23页 |
·攻击检测技术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攻击检测技术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23-26页 |
·研究思路和主要贡献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拒绝服务攻击 | 第29-40页 |
·拒绝服务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| 第29-30页 |
·DDoS攻击分类 | 第30-34页 |
·按自动化程度分 | 第30-31页 |
·按通信方式分 | 第31-32页 |
·按攻击方式分类 | 第32页 |
·按攻击源地址分类 | 第32-33页 |
·按攻击包发送速率分类 | 第33页 |
·按攻击特征分类 | 第33页 |
·按攻击影响分类 | 第33-34页 |
·典型攻击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DDoS攻击原理 | 第35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 | 第40-53页 |
·流量的稳定性特征 | 第40-49页 |
·流量不纯度 | 第40-43页 |
·流量稳定性特征 | 第43-49页 |
·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征 | 第49-52页 |
·自相似性定义 | 第49-51页 |
·H参数计算 | 第51页 |
·H参数与流量不纯度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基于流量统计的DDoS攻击检测 | 第53-6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53-54页 |
·已经开展的工作 | 第54-55页 |
·检测模型及检测方法 | 第55-61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61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基于小波技术的DDoS攻击检测 | 第66-8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66-68页 |
·小波技术 | 第68-71页 |
·小波变换 | 第68-70页 |
·小波的分类 | 第70-71页 |
·建立检测模型 | 第71-79页 |
·模型检验 | 第79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6章 自适应攻击检测模型及应用仿真 | 第84-10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4-88页 |
·自适应控制技术 | 第88-92页 |
·自适应检测模型与算法 | 第92-99页 |
·服务器上攻击检测和警报算法 | 第93-95页 |
·应用服务器上的信息处理算法 | 第95-96页 |
·路由器上的流量控制算法 | 第96-99页 |
·仿真实验 | 第99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103-104页 |
·展望 | 第104-105页 |
附录 | 第105-108页 |
1. 符号和缩略词 | 第105-106页 |
2.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06-108页 |
·发表的论文 | 第106-107页 |
·主持或参加的项目 | 第107页 |
·完成的著作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