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分离式智能轮椅床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智能护理床发展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智能护理床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智能护理床国外发展现状: | 第11-12页 |
1.2.3 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方案预期达到的目标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轮椅床结构方案 | 第14-44页 |
2.1 总体结构方案及功能实现 | 第14-16页 |
2.1.1 设计标准 | 第14页 |
2.1.2 结构及功能方案 | 第14-16页 |
2.2 床椅转换结构 | 第16-20页 |
2.3 翻身机构 | 第20-30页 |
2.3.1 卧床病人主要卧位及身体受压情况 | 第21-23页 |
2.3.2 翻身机构结构 | 第23-30页 |
2.4 二便处理机构 | 第30-33页 |
2.4.1 二便处理方案 | 第30-33页 |
2.5 电动轮椅 | 第33-38页 |
2.5.1 电动轮椅的人机一体化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5.2 全向运动机构 | 第34-36页 |
2.5.3 轮椅电机 | 第36-38页 |
2.6 床椅分离与对接技术 | 第38-43页 |
2.6.1 床椅分离与对接机构的研究现状 | 第38-39页 |
2.6.2 床椅分离与对接机构结构 | 第39-43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结构运动及动力学分析 | 第44-61页 |
3.1 抬背与屈腿 | 第44-54页 |
3.1.1 背部抬升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| 第44-49页 |
3.1.2 屈腿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| 第49-54页 |
3.2 智能轮椅 | 第54-60页 |
3.2.1 驻坡性能计算 | 第54-55页 |
3.2.2 爬坡性能计算及电机功率选型 | 第55-60页 |
3.2.3 蓄电池选型 | 第6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及稳定性计算 | 第61-70页 |
4.1 轮椅底座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| 第61-65页 |
4.1.1 钢框架结构 | 第61-63页 |
4.1.2 铝合金框架结构 | 第63-65页 |
4.2 电动轮椅不同位姿稳定性分析 | 第65-69页 |
4.2.1 卧姿静态稳定性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2.2 坐姿静态稳定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智能轮椅床控制系统 | 第70-83页 |
5.1 控制系统架构 | 第70-73页 |
5.2 轮椅导航系统 | 第73-81页 |
5.2.1 轮椅行驶控制策略 | 第73-80页 |
5.2.2 控制效果模拟 | 第80-81页 |
5.3 床椅分离与对接系统 | 第81-8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83页 |
6.2 展望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