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3.1 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6-18页 |
1.3.2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8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.1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4.2 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5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体系分析 | 第22-33页 |
2.1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| 第22-28页 |
2.1.1 国外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| 第22-25页 |
2.1.2 我国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| 第25-27页 |
2.1.3 发达国家监管法律体系经验借鉴 | 第27-28页 |
2.2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组织机构 | 第28-32页 |
2.2.1 国外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组织机构 | 第28-30页 |
2.2.2 我国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的组织机构 | 第30-32页 |
2.2.3 国外监管组织机构的经验借鉴 | 第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博弈分析 | 第33-46页 |
3.1 监管博弈的发展 | 第33-37页 |
3.1.1 其他领域的监管博弈 | 第33-35页 |
3.1.2 民航业相关监管博弈的研究现状 | 第35-37页 |
3.2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静态博弈模型 | 第37-41页 |
3.2.1 模型涉及参数说明 | 第37-38页 |
3.2.2 模型基本假设 | 第38-39页 |
3.2.3 静态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 | 第39-40页 |
3.2.4 模型的求解与讨论 | 第40页 |
3.2.5 静态监管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动态博弈模型 | 第41-44页 |
3.3.1 模型涉及参数说明 | 第41-42页 |
3.3.2 模型基本假设 | 第42页 |
3.3.3 动态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3.3.4 模型的求解与讨论 | 第43-44页 |
3.4 传统博弈理论的局限 | 第44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演化博弈及策略稳定性研究 | 第46-55页 |
4.1 演化博弈理论的概述 | 第46-47页 |
4.2 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 | 第47-51页 |
4.2.1 模型涉及参数说明 | 第47-48页 |
4.2.2 模型基本假设 | 第48-49页 |
4.2.3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| 第49页 |
4.2.4 演化博弈模型的求解与讨论 | 第49-51页 |
4.3 演化策略稳定性分析 | 第51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演化博弈模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策略稳定性研究 | 第55-83页 |
5.1 系统动力学概述 | 第55-57页 |
5.1.1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| 第55-56页 |
5.1.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| 第56-57页 |
5.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 | 第57-68页 |
5.2.1 模型涉及变量说明 | 第57-58页 |
5.2.2 演化博弈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8-60页 |
5.2.3 纯策略与混合策略的稳定性讨论 | 第60-68页 |
5.3 动态策略稳定性研究 | 第68-77页 |
5.3.1 动态惩罚策略 | 第68-71页 |
5.3.2 动态监管策略 | 第71-75页 |
5.3.3 演化稳定均衡的数学证明 | 第75-77页 |
5.3.4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传统博弈的对比 | 第77页 |
5.4 两个影响博弈进程的重要因子仿真分析 | 第77-82页 |
5.4.1 政府监管能力 | 第77-79页 |
5.4.2 民用机场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 | 第79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6页 |
论文主要结论 | 第83-84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84-85页 |
未来研究方向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