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--工会工作论文

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5 创新之处第19-22页
2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22-32页
    2.1 重要概念界定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治认同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民工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新生代农民工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第30-32页
3 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历程和群体特征第32-40页
    3.1 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历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平流动阶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促进增收阶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融入城市阶段第34-36页
    3.2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第36-40页
4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现状和主要特征第40-60页
    4.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第40-42页
    4.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第42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治认知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政治情感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政治信任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政治行为第46-51页
    4.3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主要特征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动态变化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群体分化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内在冲突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渐趋理性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诉求第55-60页
5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第60-78页
    5.1 经济因素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经济收入的权益保障不足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土地收益的权利不平等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返乡创业面临的资源紧张的瓶颈第64-65页
    5.2 政治因素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不足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户口待遇有失公平第68-69页
    5.3 文化因素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受教育权的不平等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忽略了文化因素第71-74页
    5.4 自身素质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人力资本不足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社会资本欠缺第76-78页
6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目标与原则第78-88页
    6.1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目标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新生代农民工认同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第81-82页
    6.2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原则第82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一元指导与多元路径相结合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理论灌输同自我教育相结合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普及培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以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为基础第84-88页
7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路径第88-122页
    7.1 完善利益机制,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获得感第88-10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构建完善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构建完善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第90-9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构建完善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构建完善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第101-103页
    7.2 加强制度赋权,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剥离户口利益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修改和完善《选举法》等法律制度第106-108页
    7.3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入文化考量,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扩大公共文化供给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营造宽松、包容的舆论环境第111-112页
    7.4 重视教育振兴,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第112-122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强化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权利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第118-122页
8 结语第122-124页
致谢第124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36页
附件第136-138页
在校学习期间研究成果、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第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物理的布料仿真中碰撞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生物炭对农作物中工程纳米颗粒的生物积累与毒性控制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