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言 | 第11-43页 |
一、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| 第11-18页 |
(一) 问题出场的时代语境 | 第12-15页 |
(二) 理论价值 | 第15-16页 |
(三) 现实意义 | 第16-18页 |
二、文献综述、综述简评与研究问题 | 第18-36页 |
(一) 文献综述 | 第18-32页 |
(二) 综述简评 | 第32-33页 |
(三) 研究问题 | 第33-3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逻辑结构与研究内容 | 第36-38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(二) 逻辑结构 | 第37页 |
(三) 研究内容 | 第37-38页 |
四、可能的创新点 | 第38-40页 |
五、有关几组重要概念的使用说明 | 第40-43页 |
第一章 资本本质的空间意蕴 | 第43-67页 |
一、资本本质与空间生产 | 第43-53页 |
(一) 马克思的资本本质理论 | 第43-46页 |
(二) 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 | 第46-49页 |
(三)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| 第49-53页 |
二、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 | 第53-59页 |
(一) 资本空间化 | 第53-55页 |
(二) 空间资本化 | 第55-57页 |
(三) 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关系 | 第57-59页 |
三、资本在空间中展开的起点 | 第59-67页 |
(一) 逻辑起点:相对剩余价值 | 第60-62页 |
(二) 逻辑展开:资本流通及利润率的平均化 | 第62-67页 |
第二章 资本空间化的三重逻辑 | 第67-93页 |
一、资本逻辑与资本空间化逻辑 | 第67-73页 |
(一) 资本逻辑与资本空间化逻辑的内涵 | 第67-71页 |
(二) 资本逻辑与资本空间化逻辑的关系 | 第71-73页 |
二、动力学逻辑 | 第73-80页 |
(一) 动力学逻辑的根源:平均利润率下降 | 第73-75页 |
(二) 动力学逻辑的表征一:生产比例失衡 | 第75-76页 |
(三) 动力学逻辑的表征二:消费不足 | 第76-78页 |
(四) 对动力学逻辑的综合延伸分析 | 第78-80页 |
三、加速度逻辑 | 第80-87页 |
(一) 资本空间化的加速效应 | 第80-82页 |
(二) 加速度逻辑的数理证明 | 第82-86页 |
(三) 加速度逻辑的经验证明 | 第86-87页 |
四、不均衡发展逻辑 | 第87-93页 |
(一) 不均衡发展逻辑的政治维度 | 第87-90页 |
(二) 不均衡发展逻辑的价值维度 | 第90-93页 |
第三章 资本空间化的现实路径 | 第93-125页 |
一、技术路径:科学技术资本化 | 第93-99页 |
(一) 资本空间化的技术背景 | 第93-96页 |
(二) 科学技术资本化是技术革命与资本空间化的中介 | 第96-97页 |
(三) 科学技术资本化对空间的形塑 | 第97-99页 |
二、形塑物理空间:全球空间、城市空间与身体空间 | 第99-108页 |
(一) 全球空间 | 第100-103页 |
(二) 城市空间 | 第103-106页 |
(三) 身体空间 | 第106-108页 |
三、开掘社会空间:网络空间、消费空间和生活空间 | 第108-116页 |
(一) 网络空间 | 第108-110页 |
(二) 消费空间 | 第110-114页 |
(三) 生活空间 | 第114-116页 |
四、生态路径:自然空间资本化 | 第116-125页 |
(一) 自然空间是资本空间化的物质基础 | 第116-118页 |
(二) 自然空间资本化的内涵 | 第118-121页 |
(三) 自然空间资本化的反生态性 | 第121-125页 |
第四章 资本空间化的多维影响 | 第125-148页 |
一、资本空间化过程中资本循环的空间断裂 | 第125-133页 |
(一) 工业资本与虚拟资本 | 第126-128页 |
(二) 工业资本与虚拟资本的空间断裂 | 第128-131页 |
(三) 资本空间化发展在经济虚拟化趋势中的不可逆性 | 第131-133页 |
二、资本空间化造成社会空间的多元政治对抗 | 第133-140页 |
(一) 社会空间的政治性 | 第133-136页 |
(二) 社会空间政治性的多元对抗 | 第136-138页 |
(三) 劳动力结构的空间栅格与阶级结构的简化 | 第138-140页 |
三、资本空间化侵蚀下日常生活的“零度空间” | 第140-148页 |
(一) 以马克思视角解读列斐伏尔的“零度空间”概念 | 第141-143页 |
(二) “零度空间”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| 第143-144页 |
(三) “零度空间”的拜物教表征 | 第144-148页 |
第五章 资本空间化辩证否定的逻辑演绎 | 第148-173页 |
一、资本空间化的界限 | 第148-157页 |
(一) 资本的界限的双重性质 | 第148-151页 |
(二) 资本空间化的界限的双重性质 | 第151-154页 |
(三) 资本空间化的界限的辩证否定因素 | 第154-157页 |
二、一般语境中的空间正义思想 | 第157-165页 |
(一) 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正义思想 | 第157-159页 |
(二)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的空间正义思想 | 第159-163页 |
(三) 空间正义的内涵 | 第163-165页 |
三、空间正义思想中国化的应然之意 | 第165-173页 |
(一) 空间正义为何必须中国化 | 第165-167页 |
(二) 空间正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逻辑的统一 | 第167-169页 |
(三) 空间正义中国化解读的三个维度 | 第169-173页 |
第六章 资本空间化辩证否定的实践超越 | 第173-206页 |
一、我国资本空间化矛盾的现状 | 第173-181页 |
(一) 资本空间化矛盾在我国语境和一般语境中的关系辨析 | 第174-175页 |
(二) 我国资本空间化矛盾的三重背景 | 第175-176页 |
(三) 城市空间的内部矛盾 | 第176-178页 |
(四) 区域空间的不平衡发展 | 第178-179页 |
(五) 自然空间恶化 | 第179-181页 |
二、我国空间正义实践离不开资本 | 第181-189页 |
(一) 分析我国语境中资本社会性质与自然性质的哲学方法 | 第182-185页 |
(二) 我国语境中资本的社会性质与自然性质 | 第185-187页 |
(三) 我国空间正义实践如何超越资本 | 第187-189页 |
三、我国实践空间正义的制度优势 | 第189-194页 |
(一) 有益的市场经济 | 第189-191页 |
(二) 有效的人民政府 | 第191-193页 |
(三) 有力的国有资本 | 第193-194页 |
四、我国空间正义实践的现实航标 | 第194-197页 |
(一)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 | 第194-195页 |
(二) 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微解读 | 第195-197页 |
五、我国空间正义实践的基本路径 | 第197-206页 |
(一) 区域协调的城乡空间 | 第197-199页 |
(二) 民治民享的社会空间 | 第199-201页 |
(三) 美丽和谐的自然空间 | 第201-203页 |
(四) 健康积极的文化空间 | 第203-20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206-208页 |
(一) 结论 | 第206-207页 |
(二) 展望 | 第207-2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8-221页 |
致谢 | 第221-22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222-2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