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刑法中的悔罪问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进路第15-51页
    第一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提出第15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悔罪问题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刑事立法中的悔罪问题第23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现状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悔罪问题的理论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问题的学术观点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悔罪问题的争议及其焦点第40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意义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刑法的严肃性要求对“悔罪”作准确理解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刑法的体系性要求对“悔罪”作统一规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刑法的准确性要求对“悔罪”作严格界定第46-48页
    第四节 刑法中悔罪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49-51页
第二章 刑法悔罪的基本概念第51-76页
    第一节 悔罪的含义及定位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悔罪”的含义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悔罪”的定位第56-62页
    第二节 悔罪的表征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悔罪”的语言表征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悔罪”的行为表征第65-66页
    第三节 悔罪的时空范围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悔罪”的时间范围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悔罪”的空间范围第67-68页
    第四节 悔罪与认罪的辨析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悔罪与认罪的认识困局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与认罪关系梳理——包含、重合、相异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悔罪因素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体现第72-76页
第三章 悔罪与刑罚理论的契合第76-93页
    第一节 悔罪与刑罚特殊预防目的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殊预防论的内容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殊预防论对于悔罪从宽的理论支撑第78-79页
    第二节 悔罪与刑罚一般预防目的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一般预防论的内容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一般预防论对悔罪从宽的理论支撑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悔罪与刑罚目的的融合性第83-84页
    第三节 悔罪与刑罚功能第84-9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悔罪与刑罚的威慑功能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与刑罚的隔离功能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悔罪与刑罚的矫正功能第90-93页
第四章 定罪阶段的悔罪问题第93-112页
    第一节 犯罪构成与人身危险性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身危险性的发展脉络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区别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犯罪构成看人身危险性第98-99页
    第二节 犯罪构成中的情节问题第99-10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犯罪与犯罪构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犯罪构成中的悔罪情节地位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刑法中悔罪的情节因素第102-105页
    第三节 悔罪对定罪的作用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犯罪轻重的影响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犯罪构成看但书的出罪功能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犯罪类别的影响第110-112页
第五章 量刑阶段的悔罪问题第112-122页
    第一节 影响量刑的悔罪情节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刑法中的悔罪量刑情节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律中的悔罪量刑情节第114-116页
    第二节 悔罪影响量刑的方向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积极悔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拒不悔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悔罪影响量刑的比例确定第118-119页
    第三节 悔罪在量刑情节竞合情况下的适用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悔罪与从宽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与从严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第121-122页
第六章 行刑阶段的悔罪问题第122-134页
    第一节 影响行刑的悔罪情节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悔罪情节的分类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情节的细化第124-127页
    第二节 悔罪与缓刑考验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缓刑的内涵与内容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在缓刑适用实质条件中的规定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缓刑适用程序第129-130页
    第三节 悔罪与减刑前提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减刑的内涵与内容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在减刑认定中的情形第131-132页
    第四节 悔罪与假释前提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假释的内涵与内容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悔罪在假释适用中的评估第133-134页
结语第134-144页
    一、刑法中悔罪的实践困境第134-135页
    二、化解困境的实践探索第135-136页
    三、从实践困境到理论困境第136-137页
    四、跨越困境的探索第137-144页
附录第144-158页
参考文献第158-168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68-169页
致谢第169页

论文共1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弱势群体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