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8-32页 |
2.1 人力资本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1.1 人力资本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2 人力资本的测度 | 第19-20页 |
2.2 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| 第20-24页 |
2.2.1 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 | 第20-22页 |
2.2.2 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 | 第22-23页 |
2.2.3 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3 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| 第24-25页 |
2.4 政府创新支持研究综述 | 第25-28页 |
2.4.1 政府创新支持政策的概念及工具 | 第26-27页 |
2.4.2 政府创新支持的相关研究 | 第27-28页 |
2.5 技术获取模式研究综述 | 第28-30页 |
2.5.1 技术获取模式的概念 | 第28-29页 |
2.5.2 技术获取模式的相关研究 | 第29-30页 |
总体评价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| 第32-46页 |
3.1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| 第32-43页 |
3.1.1 企业研发中心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:主效应 | 第32-35页 |
3.1.2 政府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 | 第35-39页 |
3.1.3 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调节作用 | 第39-43页 |
3.2 理论模型 | 第43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46-53页 |
4.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| 第46页 |
4.2 检验模型的设定 | 第46-50页 |
4.2.1 经典回归模型的设定 | 第46-47页 |
4.2.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| 第47-50页 |
4.3 主要研究变量 | 第50-5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3-71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 | 第53-54页 |
5.2 经典回归分析 | 第54-63页 |
5.2.1 企业研发中心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检验 | 第54-55页 |
5.2.2 政府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55-58页 |
5.2.3 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58-63页 |
5.3 空间回归分析 | 第63-68页 |
5.3.1 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63-65页 |
5.3.2 企业研发中心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影响检验 | 第65-68页 |
5.4 进一步讨论 | 第68-70页 |
5.4.1 企业研发中心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分析 | 第68页 |
5.4.2 政府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4.3 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调节作用分析 | 第69页 |
5.4.4 企业研发中心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影响分析 | 第69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5页 |
6.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| 第71-73页 |
6.1.1 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6.1.2 管理启示 | 第72-73页 |
6.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