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9页 |
1.配位聚合物的历史与发展 | 第10-15页 |
2.研究背景及简介 | 第15-16页 |
3.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多样性 | 第16-26页 |
3.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6-17页 |
3.2 水热合成的优点 | 第17-18页 |
3.3 构筑模块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3.4 不同金属盐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3.5 试剂和摩尔比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6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7 辅助配体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8 模板剂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9 两种主要配体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4.配位聚合物的功能属性和应用 | 第26-30页 |
4.1 高度多孔的MOFs材料 | 第26-27页 |
4.2 优良的发光性能材料 | 第27-28页 |
4.3 具有特殊磁性的配合物 | 第28-29页 |
4.4 选择性传感材料 | 第29-30页 |
5.总结及展望 | 第30页 |
6.选题依据及目的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9页 |
第二章 联苯-2,4,4'-三羧酸为配体构筑的一系列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39-76页 |
2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2.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条件 | 第40-41页 |
2.3 联苯-2,4,4'-三羧酸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2.4 配合物1—9 的合成 | 第42-46页 |
2.5 产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及结构分析 | 第46-53页 |
2.6 配合物1—9 的结构分析 | 第53-65页 |
2.6.1 配合物1 晶体结构 | 第53-55页 |
2.6.2 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 | 第55-56页 |
2.6.3 配合物4 的晶体结构 | 第56-57页 |
2.6.4 配合物5 的晶体结构 | 第57-59页 |
2.6.5 配合物6和7 的晶体结构 | 第59-60页 |
2.6.6 配合物8 的晶体结构 | 第60-62页 |
2.6.7 配合物9 的晶体结构 | 第62-64页 |
2.6.8 H_2btc~? /Hbtc~(2?)/btc~(3?)的配位模式和结构比较 | 第64-65页 |
2.7 产物的其他性质表征 | 第65-70页 |
2.7.1 热重分析和PXRD测试结果 | 第65-67页 |
2.7.2 发光特性测试 | 第67-68页 |
2.7.3 磁性测试 | 第68-70页 |
2.8 小结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第三章 以2-(4-羧基吡啶-3-基)对苯二甲酸为配体构筑的一系列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76-102页 |
3.1 引言 | 第76-77页 |
3.2 配合物10—15 的合成 | 第77-81页 |
3.3 产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 | 第81-86页 |
3.4 配合物10—15 的结构分析 | 第86-95页 |
3.4.1 配合物10 晶体结构 | 第86-87页 |
3.4.2 配合物11和12 的晶体结构 | 第87-89页 |
3.4.3 配合物13 的晶体结构 | 第89-90页 |
3.4.4 配合物14 的晶体结构 | 第90-92页 |
3.4.5 配合物15 的晶体结构 | 第92-94页 |
3.4.6 2-(4-羧基吡啶-3-基)对苯二甲酸酯配体的配位模式和所构配合物的结构比较 | 第94-95页 |
3.5 产物的性质研究 | 第95-99页 |
3.5.1 热重分析和PXRD结果 | 第95-96页 |
3.5.2 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| 第96-97页 |
3.5.3 配合物的磁性质研究 | 第97-99页 |
3.6 小结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2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