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引言 | 第9-11页 |
2 通过案例对退休人员因工受伤权益保护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5页 |
2.1 案例一 | 第11页 |
2.2 案例二 | 第11-13页 |
2.3 依民事途径保护退休人员因工受伤与直接工伤认定存在的不足 | 第13-14页 |
2.4 退休人员因工受伤权益保护不足带来的不良后果 | 第14-15页 |
2.4.1 劳资纠纷的增加 | 第14页 |
2.4.2 行政诉讼的增加 | 第14页 |
2.4.3 上访、信访的增加 | 第14页 |
2.4.4 雇佣退休人员的减少 | 第14页 |
2.4.5 参加劳动的退休人员的减少 | 第14-15页 |
3 退休人员的用工属性 | 第15-24页 |
3.1 退休人员的概念和分类 | 第15-16页 |
3.1.1 退休人员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3.1.2 退休人员的分类 | 第16页 |
3.2 退休人员的用工属性之争 | 第16-24页 |
3.2.1 退休就业人员用工属性在学术界的争论 | 第18-20页 |
3.2.2 退休就业人员用工属性在实务界的争论 | 第20-24页 |
4 退休人员因工受伤权益保护存在的不足 | 第24-34页 |
4.1 退休人员因工受伤定性和保护存在的争论 | 第24-26页 |
4.2 对退休人员因工受伤权益保护争论的评析 | 第26-30页 |
4.2.1 对以“劳务关系说”为前提的“否定说”的评析 | 第26-27页 |
4.2.2 对“保险待遇挂钩说”的评析 | 第27-28页 |
4.2.3 对以“劳动关系说”为前提的“肯定说”的评析 | 第28-30页 |
4.3 “后劳动关系说”的提出 | 第30-32页 |
4.3.1 从劳动关系的主体角度 | 第30-31页 |
4.3.2 从劳动关系的形式要件角度 | 第31页 |
4.3.3 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角度 | 第31-32页 |
4.4 对“后劳动关系说”可能产生的疑惑 | 第32-34页 |
5 对退休人员因工受伤权益保护的设想 | 第34-41页 |
5.1 身份定性及因工受伤权益保护定性的设想 | 第34页 |
5.2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的现实需要 | 第34-35页 |
5.3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条款 | 第35-38页 |
5.4 其他建议 | 第38-41页 |
6 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