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组织架构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4页 |
2.1 信息行为 | 第16-17页 |
2.2 我国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3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4 基于用户行为的检索结果优化现状 | 第20-23页 |
2.4.1 检索优化研究的发展前沿 | 第21-22页 |
2.4.2 国内外个性化检索研究的主要学科及研究方向 | 第22-23页 |
2.4.3 国内外个性化检索优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| 第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用户眼动和点击行为数据获取与兴趣度计算方法 | 第24-35页 |
3.1 用户信息行为数据获取方法 | 第24页 |
3.2 用户点击和阅读时眼动的信息行为数据获取 | 第24-27页 |
3.2.1 背景介绍 | 第24-25页 |
3.2.2 实验内容 | 第25-27页 |
3.3 用户点击和阅读时眼动的信息行为数据处理 | 第27-31页 |
3.3.1 实验数据清洗 | 第27页 |
3.3.2 指标选择 | 第27-29页 |
3.3.3 行为数据处理和汇总 | 第29-31页 |
3.4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检索结果兴趣度计算方法 | 第31-33页 |
3.4.1 用户对检索结果兴趣度计算方法的构建 | 第31页 |
3.4.2 检索结果兴趣度计算中的参数转化 | 第31-32页 |
3.4.3 基于行为数据的用户兴趣度计算方法应用拓展 | 第32-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用户脑电行为特征及其在兴趣度计算中的应用 | 第35-52页 |
4.1 理论基础 | 第35-37页 |
4.2 ERP实验设计思路 | 第37-39页 |
4.2.1 ERP的构成 | 第37页 |
4.2.2 与语言文字相关的ERP成分 | 第37-38页 |
4.2.3 建立实验假设 | 第38-39页 |
4.3 实验开展与数据采集 | 第39-42页 |
4.3.1 实验场地与实验设备 | 第39-40页 |
4.3.2 被测者的选取与刺激材料的制作 | 第40-41页 |
4.3.3 实验流程 | 第41-42页 |
4.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42-47页 |
4.4.1 脑电实验数据截取过程 | 第42-44页 |
4.4.2 原始截取数据处理流程 | 第44-47页 |
4.5 脑电数据在信息行为兴趣度计算中的应用 | 第47-49页 |
4.5.1 从波形中提取特征值 | 第47页 |
4.5.2 特征值的归一化计算 | 第47-48页 |
4.5.3 脑电行为特征在用户兴趣度计算中的应用 | 第48-49页 |
4.6 不同脑区实验数据的拓展 | 第49-50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专利文献特征与兴趣度结合的排序优化实证研究 | 第52-65页 |
5.1 基本思想 | 第52-53页 |
5.2 专利文献特征在检索结果排序中的作用 | 第53-56页 |
5.2.1 专利文献结构规范 | 第54页 |
5.2.2 专利文献分类明确 | 第54-56页 |
5.3 多指标的权重设置 | 第56-57页 |
5.4 个性化检索结果排序过程 | 第57-59页 |
5.5 专利检索结果排序优化的个案研究 | 第59-62页 |
5.5.1 主题域比较过程 | 第60-61页 |
5.5.2 用户行为数据集 | 第61页 |
5.5.3 排序前后结果对比 | 第61-62页 |
5.6 个性化排序后的效果评析 | 第62-63页 |
5.6.1 用户对优化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 | 第62-63页 |
5.6.2 对于全部被测者的优化效果分析 | 第63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5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附录A 专利信息检索行为实验测前问卷 | 第72-74页 |
附录B 专利检索信息行为实验测后访谈大纲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