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选题目的 | 第12页 |
1.1.3 选题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4 选题实际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.1 城市双修 | 第13页 |
1.2.2 住区 | 第13页 |
1.2.3 住区体育设施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住区体育设施修补规划技术与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4 国内外“城市修补”理念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.1 国外“城市修补”理念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4.2 国内“城市修补”理念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对象及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.1 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.3 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1.5.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0页 |
1.5.5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| 第20页 |
1.6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6.1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6.2 技术路线 | 第21页 |
1.6.3 可行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城市既有住区体育设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1页 |
2.1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现状类型、数量、质量情况 | 第23-27页 |
2.1.1 部分住区无体育设施 | 第23-24页 |
2.1.2 住区体育设施用地总量、人均占有面积和人均数量少 | 第24-25页 |
2.1.3 不同类型的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且类型单一 | 第25-26页 |
2.1.4 不同类型住区体育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| 第26-27页 |
2.1.5 缺少室内体育设施 | 第27页 |
2.2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的结构与布局情况 | 第27-28页 |
2.2.1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的结构分级不合理 | 第27页 |
2.2.2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布局不合理 | 第27-28页 |
2.2.3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混乱 | 第28页 |
2.3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的规划与管理情况 | 第28-29页 |
2.3.1 住区体育设施被侵占严重 | 第28-29页 |
2.3.2 体育设施缺少配置标准 | 第29页 |
2.3.3 部分老旧住区体育设施缺少管理维护 | 第29页 |
2.3.4 部分住区体育设施共享率较低 | 第29页 |
2.4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的投资及建设情况 | 第29-30页 |
2.4.1 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| 第29页 |
2.4.2 住区建设者回避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职责 | 第29-30页 |
2.4.3 住区体育设施建设三方关系不协调 | 第30页 |
2.5 住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薄弱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城市既有住区体育设施修补规划技术研究 | 第31-43页 |
3.1 前期调研内容 | 第31-34页 |
3.1.1 住区特点 | 第31页 |
3.1.2 居民需求特征 | 第31-32页 |
3.1.3 住区居民体育行为特征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1.4 居民对住区体育设施和环境的满意度 | 第33页 |
3.1.5 可利用场地潜力 | 第33-34页 |
3.2 总体布局 | 第34-36页 |
3.2.1 既有住区体育设施规划的总体布局的系统性 | 第34-35页 |
3.2.2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住区建设规划相结合 | 第35-36页 |
3.3 住区体育设施空间的可利用性 | 第36-37页 |
3.3.1 提高住区体育设施空间利用率 | 第36页 |
3.3.2 释放住区体育设施被侵占空间 | 第36-37页 |
3.4 既有住区体育设施配置标准 | 第37-41页 |
3.4.1 相关设计标准缺失 | 第37页 |
3.4.2 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指标缺少约束力 | 第37页 |
3.4.3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不完善 | 第37-39页 |
3.4.4 住区人口规模与特色确定标准分级系统 | 第39页 |
3.4.5 体育设施分级分类 | 第39-40页 |
3.4.6 住区体育设施的指标控制 | 第40页 |
3.4.7 “5 分钟”、“10 分钟”、“15 分钟”健身圈 | 第40-41页 |
3.4.8 城市住区体育设施智能化 | 第41页 |
3.5 规划成果内容表达 | 第41-43页 |
3.5.1 住区体育设施修补规划成果内容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城市既有住区体育设施修补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| 第43-51页 |
4.1 协调居民、物业管理、政府部门关系 | 第43-44页 |
4.1.1 加强政府组织管理和实施住区体育建设的统筹能力 | 第43页 |
4.1.2 增强执法部门对住区物业管理的约束力 | 第43页 |
4.1.3 明确住区体育设施事权、物权关系 | 第43页 |
4.1.4 提高公众参与住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识 | 第43-44页 |
4.2 多渠道解决空间不足问题 | 第44-48页 |
4.2.1 实现空间的综合功能 | 第44-46页 |
4.2.2 租用私人用地服务 | 第46-47页 |
4.2.3 拆除违建 | 第47页 |
4.2.4 学校体育设施及其他体育场地共享 | 第47-48页 |
4.3 建设、规划标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| 第48页 |
4.4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住区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机制 | 第48-51页 |
4.4.1 政府部门加大对既有住区体育设施修补规划的投入 | 第49页 |
4.4.2 增加住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| 第49页 |
4.4.3 鼓励住区体育建设带动其他事业的发展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河北张家口市奥林第一城体育设施修补规划 | 第51-65页 |
5.1 项目背景 | 第51-52页 |
5.1.1 项目区位 | 第51-52页 |
5.1.2 规划背景 | 第52页 |
5.1.3 规划理念 | 第52页 |
5.2 现状调研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2.1 住区健身设施基本情况 | 第52-53页 |
5.2.2 住区调研基本数据分析 | 第53页 |
5.2.3 住区健身设施现状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 住区建设场地布局 | 第54-61页 |
5.3.1 功能定位、解决对策和确定修补标准 | 第54-56页 |
5.3.2 规划布局 | 第56-58页 |
5.3.3 分地块详细规划设计 | 第58-61页 |
5.4 其他设施规划 | 第61-65页 |
5.4.1 导视图和宣传牌指引 | 第61页 |
5.4.2 施工图 | 第61-62页 |
5.4.3 灯光设计 | 第62-63页 |
5.4.4 具体实施建议 | 第63-6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录A:项目工程图纸 | 第69-91页 |
附录B:调研问卷 | 第91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107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