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理论论文--建筑史论文--中国建筑史论文

西湖行宫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9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来源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对象第9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已有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与清代行宫相关的综合和个案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与西湖相关的园林及风景名胜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与西湖行宫直接相关的基础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材料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材料第17-22页
    1.5 论文结构与框架第22-23页
    1.6 研究创新点第23-25页
第2章 西湖行宫建置沿革第25-59页
    2.1 湖山胜境——西湖孤山和西湖行宫营建背景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西湖孤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康熙南巡首达杭州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杭州府行宫第28-33页
    2.2 诸事草创——康熙西湖行宫时期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西湖行宫建造时间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西湖行宫建筑及园林格局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康熙帝驻跸西湖第37-38页
    2.3 韬光养晦——雍正圣因寺时期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行宫改寺背景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圣因寺建筑及园林格局第40-43页
    2.4 松栋云牖——乾隆圣因寺行宫时期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乾隆南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重建“西湖圣因寺行宫”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乾隆驻跸圣因行宫第45-50页
    2.5 踵事增华——乾隆始建文澜阁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文澜阁建造背景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第52-54页
    2.6 解体消亡—清末至民国时期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嘉庆朝行宫功能解体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太平之乱与文澜阁重生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行宫消亡,遗址遗存第56-5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3章 西湖行宫遗址调查及考古勘察第59-87页
    3.1 西湖行宫遗址范围及分布现状第59-63页
    3.2 中山公园内行宫中路建筑遗址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牌楼及大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垂花门遗迹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奏事殿遗迹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寝宫遗迹第66-68页
    3.3 孤山行宫御苑部分遗址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南麓台地部分建筑遗迹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山中园——贮月泉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孤山山脊部分山地格局第70-73页
    3.4 文澜阁第73-78页
    3.5 行宫遗址考古勘察第78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考古勘察范围及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勘察内容及数据第80-8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4章 建筑及园林格局复原研究第87-123页
    4.1 格局复原依据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遗址现状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历史文献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诗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艺术图像第89-90页
    4.2 现存建筑遗迹平面复原第90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路遗迹建筑平面复原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文澜阁建筑现状及复原第93-99页
    4.3 乾隆时期西湖圣因行宫格局复原第99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乾隆后期圣因寺行宫平面格局复原第99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复原平面与遗址现状比对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乾隆前期圣因寺行宫平面格局复原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小结第109-113页
    4.4 雍正时期圣因寺格局复原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圣因寺建筑及园林格局—雍正后期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圣因寺建筑及园林格局—雍正前期第116-118页
    4.5 康熙时期西湖行宫格局复原第118-12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20-123页
第5章 建筑布局与景观经营分析(乾隆圣因行宫时期)第123-163页
    5.1 外部环境第123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选址特点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西湖行宫与西湖名胜第125-131页
    5.2 行宫宫室建筑特色——行宫的皇家建筑基因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宫室建筑布局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功能空间类型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筑形态特色第135-136页
    5.3 行宫孤山园林特色——行宫的江南园林基因第136-1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孤山地形特征第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园林建筑类型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西湖行宫八景——点景题名与御制诗第138-16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62-163页
第6章 结语第163-16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63页
    6.2 未尽事宜第163-164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164-165页
参考文献第165-169页
附录A 西湖行宫大事记第169-181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81-183页
    发表论文第181页
    参加科研第181-183页
致谢第183页

论文共1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承德殊像寺建筑研究
下一篇:频率比对设备—结构—土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