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热交联三苯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、性能及在OLED中的应用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页
    1.2 有机电致发光简介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电致发光概况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有机电致发光半导体薄膜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蒸镀法成膜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溶液法成膜第13-14页
    1.4 交联空穴传输单体分子的种类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以氧杂环丁烷为交联基团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以苯乙烯基为交联基团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以不饱和酸酯为交联基团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其他交联基团第20-22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论文的提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2章 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24-26页
    2.3 主要试验仪器第26页
    2.4 热交联空穴传输单体分子的合成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醛基化合物的合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9-31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醛基中间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热交联空穴传输单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热交联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第36-6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热性能第36-38页
    3.3 光物理性能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交联工艺与薄膜溶剂抵抗性第40-43页
    3.4 电化学性能第43-45页
    3.5 薄膜性质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交联薄膜的薄膜形貌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交联薄膜的结晶行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交联薄膜的聚合物网络结构第49-50页
    3.6 载流子传输性质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的器件结构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交联薄膜的空穴迁移率第52-54页
    3.7 溶液法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蒸镀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旋涂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第57-5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4.2 未来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72页
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72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2及黑磷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和异质结的电学特性
下一篇:可调控染料掺杂液晶/聚合物微管激光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