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光电子技术、激光技术论文--激光技术、微波激射技术论文--激光器论文

可调控染料掺杂液晶/聚合物微管激光器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有机激光器第8页
    1.2 液晶类有机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激光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激光器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染料掺杂聚合物稳定液晶激光器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3-14页
第2章 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概述及调控第14-24页
    2.1 染料掺杂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的基本概念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液晶的概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机激光器基本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液晶/聚合物有机激光器的制备和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不同模式的染料掺杂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的随机激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的分布反馈式激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液晶激光器的回廊壁式激光第20-21页
    2.3 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特性的表征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液晶/聚合物激光器的调控方法第22-24页
第3章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制备及调控第24-34页
    3.1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装置与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管激光器的制备方法第25页
    3.2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光调控研究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测试泵浦光路的搭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阈值测定及偶氮染料的选择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不同尺寸微管激光器的光调控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光调控结果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管激光器光调控的基本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偏振方向紫外光对光调控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3.4 光调控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4章 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制备及调控第34-44页
    4.1 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制备及基本原理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材料的选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制备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基本原理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热调控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热调控过程中激光出射特征变化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低折射率差液晶的微管激光器热调控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偶氮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光调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光调控过程中激光出射特征变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光调控原理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4 染料掺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调控的理论计算第42-4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纳米颗粒掺杂的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性能研究第44-54页
    5.1 染料掺杂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材料的选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5.2 聚合物稳定液晶体系的选择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聚合物稳定液晶体系性能的比较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纳米颗粒对聚合物稳定液晶荧光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5.3 纳米颗粒对微管激光器出射激光特性的影响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银纳米颗粒对出射激光特性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出射激光特性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银和氧化锌纳米颗粒影响的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5.4 纳米颗粒掺杂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稳定性的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6.2 未来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热交联三苯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、性能及在OLED中的应用
下一篇: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对OLED阳极修饰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