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义、词汇、词义(训诂学)论文--古代词汇论文

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8页
第一章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辨别标准和分类第18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辨别标准第18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郑玄理据训释双音词的分类第20-27页
第二章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特征第27-35页
    第一节 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用语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谓”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名”类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郑玄注的理据探求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探讨两个语素间的意义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探求无直接语义联系的两语素结合原因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探求双音词中一个语素的命名来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着眼于命名的某一方面第33-35页
第三章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考察第35-122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论证第35-119页
    第二节 郑玄所注双音词的命名理据特点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直观性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联想类比性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突出类聚性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民族文化性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社会经验性第121-122页
第四章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理据训释的价值与不足第122-133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理据训释的价值第122-1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帮助我们了解《周礼》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为双音词理据的探索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归纳一批双音词语的命名理据第125-128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周礼》双音词郑玄注理据训释的不足第128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郑玄对双音词语的理据训释仍属于“义训期”第1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郑玄在探求《周礼》双音词上的实践性不足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郑玄在探求《周礼》双音词上的实践性失误第131-133页
结语第133-134页
参考文献第134-141页
附录第141-142页
后记第142-14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143页

论文共1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痴迷型指人类后缀“迷”三个平面的研究
下一篇:《小山词》名词语用语义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