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国家法、宪法论文

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的系统论重构

摘要第2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导言第13-23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3-16页
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四、本文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1-23页
第一章 基本权利效力对象的理论发展:从纵向效力到横向效力第23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针对国家的纵向效力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纵向效力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纵向效力的局限第25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针对私人行动者的横向效力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政府行为理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德国第三人效力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其他国家的横向效力理论第32-36页
第二章 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的实践效果:合理性与困境第36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维护客观价值秩序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维护客观价值秩序的方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维护客观价值秩序的实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维护客观价值秩序的疑问第39-43页
    第二节 强化宪法法院权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强化宪法法院权威的方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强化宪法法院权威的意义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强化宪法法院权威的疑问第44-45页
    第三节 遏制强势私人行动者第45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遏制强势私人行动者的理论依据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遏制强势私人行动者的方式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遏制强势私人行动者的疑问第51-54页
第三章 系统论视角下的基本权利横向效力:从社会宪法学说再出发第54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重新理解宪法功能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治宪法的功能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政治宪法的局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社会宪法的功能与形式第59-62页
    第二节 重新理解基本权利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系统的基本权利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个人的基本权利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抽象个体的基本权利第64-65页
    第三节 重新理解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抵御政治系统的基本权利纵向效力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抵御其他体制性力量的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基本权利受社会系统侵犯的认定方式第68-70页
第四章 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的实践新路径:以“魏则西事件”为例第70-79页
    第一节“魏则西事件”的基本权利横向效力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魏则西事件”的概况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魏则西事件”的侵权法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魏则西事件”的横向效力认定第71-73页
    第二节 在“魏则西事件”中应用横向效力的多元主体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法院作为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的判断者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政府作为体制性力量的监管者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自发领域作为系统负外部性的反思力量第76-79页
基本权利横向效力系统论重构的中国前景(代结语)第79-85页
    一、中国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对象第79-80页
    二、不适应中国宪治实践的传统效力对象理论第80-82页
    三、适应中国宪治实践的横向效力系统论重构第82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9-90页
后记第90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设区的市加强社会权保障立法研究
下一篇:中国宪法术语英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