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地面设备、试验场、发射场、航天基地论文--发射设施及发射试验研究论文--发射设施论文

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火箭发射台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运载火箭发射台的介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模糊综合评价的发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火箭发射台的现场环境调研与检测第18-36页
    2.1 某火箭发射台的结构组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光纤布拉格光栅检测技术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基本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现场布置说明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某火箭发射台测点现场布置方案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传感器及光缆的防护工作第24-30页
    2.4 现场调试及检测结果第30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指标第36-47页
    3.1 可靠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3.2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指标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结构可靠性指标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机构可靠性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3.3 核心指标结构应力的计算方法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井字梁结构可靠性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可靠度R的计算第44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7-64页
    4.1 层次分析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第48-51页
    4.2 模糊综合评价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糊综合评价的概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隶属度的确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第53-55页
    4.3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数学模型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语集的确定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模糊判断矩阵的确定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评判结果第62-6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5章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软件第64-85页
    5.1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软件系统设计第64-66页
    5.2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软件数据库设计第66-69页
    5.3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软件模块设计第69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可靠性评价模块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第74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用户管理模块第81-8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5-88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85-86页
    6.2 未来展望第8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3-94页
附录A 火箭发射台可靠性评价软件编程代码第94-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移动健康设备的智能岛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AHP-TOPSIS的水上机场选址研究